一斤猪肉与一棵大白菜几乎同价,市场经济让往日的玩见笑在近日变成了事实。从去年第4季度以来,生猪价格与猪肉销价应声而落,导致养猪利润大幅缩水,养殖户们不得不再次直面规律性的大风大浪。
相关文章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调查生猪价·四川省平均猪粮比继4月第2周首次进入蓝色预警区
·安徽:猪肉价格触底反弹
·达城猪肉价格一路归落 牛肉价格变化不大
·上周猪肉价格连续 下行
·济南:肉价不断归落
·河南省制定调控预案 防止生猪价格过度归落
·长沙:生猪收购价下调幅度相当大
·肉价大跌行业洗牌养猪业或将进入规模养殖时代
价格“井喷”时,连搞IT的也放话要养猪
“养猪如炒股,涨跌揪人心。”看着肉价下滑,最揪心的莫过于在亏损边缘徘徊的养殖户。“今年不比前两年,养猪根本就不赚钱。”不少养猪散户这样说。据一位孙姓养猪户介绍,2008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开始不断走低,生猪收购价从17-20元/公斤跌至如今的9-10元/公斤。“来 了今年,猪肉价格没涨,养猪成本却上涨,过去我养200多头猪,如今猪圈几乎空栏,留下的都是些繁育 用的母猪。每天都在为降低成本想办法。”老孙无奈地说。
和老孙类似的养猪户还有不少,一位吴姓养猪户诉苦,2007年下半年猪肉价格疯涨,“养猪”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大学生养猪、房地产老板养猪,就连搞IT的也放话要养猪……他也是那个时候加入了养猪大军。买种猪、建猪圈、搞培训、买饲料,借了不少钱,没想来 2008年下半年开始猪价一直跌,卖猪不赚钱,不卖猪养殖成本连续 上涨,现在处于两难境地。
利好政策与市场,必然引发生猪存栏量的“冒尖”
生猪生产和价格呈大起大落的规律性变化,一直以三至四年为一个周期。近年来,由于粮价上涨、养猪成本提高、生猪疫情等原因,使生猪生产涌现了供不应求,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不断高位运行。2007年,国家出台了包括能繁母猪补贴、奖励生猪调出大县、生猪政策性保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促使养猪户热情高涨,生猪生产得来 快速恢复,猪肉市场供应充足。
有关据统计显示,截至去年末,全国20个生猪主产省区能繁母猪存栏已持续12个月同比增幅超过18%,存栏量增长26%,大大地超过了农业部请求保持 市场平稳 的母猪数量。目前一些生猪主产省区涌现生猪供大于求的局面,产能显然过剩。据观测,目前猪肉平均价格比去年2月份最高价下行35%以上,与粮食等其他农产品相比,猪肉下行时间最长、降幅最大。分析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将显然增加 ,二季度后生猪价格还会连续 走低。
然而,养猪网,任何价格的走向都是不能违抗经济规律的。任何市场都有一个滞后的反应,大规模养猪从投入来 生猪出栏、投入市场,再来 猪肉零售环节的价格震荡,会有一个过程。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猪肉供大于求的现象逐步 显现出来,并影响猪肉价格连续走低。有位猪场场长算了一笔账,去年仔猪价格要18~20元/公斤,如今生猪毛重却只能卖来 9~10元/公斤,现在随着饲料价格的上涨,养一头猪仅玉米饲料的费用至少要500多元,每头的净利润减少来 不来 100元,就算加上国家补贴,成本的上涨已经让生猪生产收益由过去的纯利变成现在的保本甚至亏损。
对经历价格“过山车”的养殖户来说,关键是要完善扶持政策
业内人士猜测 :二季度后生猪价格还会连续 走低,因此后半年不少养猪户将难以为继。当猪粮比价跌过预警线后,可能会导致不少养猪户开始宰杀和剔除 母猪,这样势必会严重挫伤发展养猪生产的主动性,致使生猪的存栏头数再次减少,造成新一轮的生猪供应紧张和猪肉价格的再度攀升,并很可能以此为导火索,引发农产品包括粮、油、蛋、菜等价格的连锁上扬,这无论对养猪户还是消费者都是十分不利的。
当前,最让养殖户们不安心的,还是今年国家将提高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加大对玉米、大豆等的暂时收储力度并顺价销售。如果粮价如预期那样稳中有升,可以预见的是饲料等养殖成本将坚持高位,那么有没有相应的养殖补贴政策呢?
他们说,政府挠 生猪生产必须有一个平稳的政策框架,不仅让搞养殖的感觉来 政策的可靠,也要引导整个养殖行业科学发展。因此,广大养猪户唤 吁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剂 作用的基础上,要适时启动调控预案,加强市场预警,落实调控措施,调剂 市场供求,引导市场预期,缓解生猪生产和价格的规律性震荡,避免生猪生产涌现大起大落;同时,发放饲养补贴要及时来 位,以发挥政策的带动效应。
走出怪圈,还需要打“组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