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以来,不断走低的猪肉价格让南通市通州区畜禽专业合作社龙坝猪场的老板羌焕新有些无奈。这位在上海从事设备安装多年的南通人在2007年猪肉价格暴涨时,毅然舍弃 了“一年15万元”的收入,将大部分积蓄转而投资养猪场,然而在生猪出栏高峰之际却陷入了“卖一头肥猪亏一百多元”的窘境。
相关文章
·猪肉价暴涨暴跌都是生猪分散养殖惹的祸?·猪倌的应付之策-“谷底蓄势”
·近日猪肉价格降速显然放缓
·分析未来猪肉价格仍将在谷底小幅波动运行
·厦门猪肉不断低迷 厦门或着手准备启动猪肉储备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的中国奶业改观有多大?
·牛羊肉、鸡蛋和白条鸡环比均略有上涨
·专家预警:预防猪肉报复性涨价
·我国生猪供大于求依然较为严重
供求关系决定生猪价格
刚刚踏入生猪养殖行业不久的羌焕新已经先后投入300多万资金,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当前市场上每500克4.1元左右的收购价来算,一头100公斤的出栏肥猪,大致可以卖来 800多元的价格。养殖过程中需要食 大约300公斤的饲料,按目前1.27元的饲料价格,成本大约在720多元,加上当时苗猪80元左右的价格和日常水电的开销,现在卖一头猪大致亏损120元。“当然,这还没有算上人工费和设备的折旧费。”如果换作去年,一头肥猪至少收益在400元以上。
羌焕新投资的养殖场现有300头种猪,按每头种猪每年下仔20头运算 ,其养殖场规模在6000头左右。“现在里面还有50头可以出栏的肥猪,临时还留着,看看是不是可以等来 价格高一点”,羌老板无奈地笑笑。生猪长来 100公斤以后,生长速率开始减慢,每天需要的3公斤饲料只能换来不来 500克的猪肉。“顿时还有好几十头母猪要下仔了……”原本应该开心的事情,这时也平添了一些担心。
对于这样的局面,南通市农林局副局长张庆国表示,猪肉价格归落有季节性原因,也有价格规律性下跌的影响,同时此前甲型H1N1流感的不正确命名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猪肉市场需求量的变化。
张庆国表示,价格震荡起因是2005年至2006年猪群“高热病”疫情。这一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季节的猪病综合征在发病伊始因为缺乏有针对性的药剂,导致当时猪仔数量下行,继而造成2007年生猪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走高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目前,这一病症已经得来 控制和医治,养殖户不会在暑期有意缩小规模;再加上猪肉价格走高的时候,很多人纷纷加入养殖队伍,“经过养殖周期,目前市场上的猪肉数量出现 供大于求的情景,价格归落应该说也是市场的一个常态行为。”张庆国如此表示。
而现在的低价让养殖户在不同程度上缩小规模,“甚至那些新近入行的养殖户可能另觅 商机,那么数量得来 控制了,价格肯定 会稳固 的。”有了治理 部门的“打气”,羌焕新对于前景依旧有着信心,毕竟下了这么多血本,生意还是得做下去,而一些长期养猪的农户就显得更为乐观了。
从1997年开始养猪的张圣君,已经经历过频繁价格的上涨下跌。去年遇来 “价格巅峰”,他一下子赚了近50万,也因此,这位淳朴的农民在当前局势下也显现出颇为良好的心态。“去年收入这么好,今年跌一点也是常态的,养猪也并不是永远都赚的,每二三年都会有一个价格上涨下跌周期,所以长期来看,保持下去了,总会有赚钱的机会。”
养猪农民渴望 供需“紧平稳 ”
早在政府对“能繁母猪”进行补贴的时候,就有专家提出疑义,表示此举会引发日后“暴跌”。但张庆国却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畜牧业的工作者,他对于基层情景十分清楚。他说:“其实农民太辛苦了,国家对农民的补贴政策都是应该肯定 的,而且我觉得补贴农民无论何时都是正确的。”
张庆国表示,猪肉是一种尤其 的物品。作为经济商品,市场需要的是一种“紧平稳 ”的状态,“这样农民才能通过劳动获得合理收入。”然而与此同时,猪肉又关系着社会平稳,对猪肉的需求是大部分百姓生活的基本保证 ,就这一点而言,猪肉市场又需要一种“松平稳 ”,才能保证价格震荡不会过于猛烈。“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请求,正是需要治理 部门和政府进行和谐 的。所以一味地说政府调控就会影响市场,那是武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