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需求通常有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及期末商品结存量三部分组成。a、国内消费量。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受多种原因的影响而变化。影响豆粕国内消费量的主要原因有:国内饲料工业发展情景,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人口增长及结构的变化,政府鼓励 饲料工业发展的政策等。b、出口量。在产量一定的情景下,出口量的增加 会减少国内市场的供应;反之,出口减少会增加 国内供应量。目前,我国豆粕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此没有豆粕出口的情景。c、期末商品结存量。如果当年年底存货增加 ,则表示当年商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期货价格就可能会归落;反之,则上升。由于豆粕的储备 时间较短,期末结存量数据对豆粕价格影响较小。
豆粕需求还要考虑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反常 是东亚、东南亚国家的需求变化,亚洲国家的消费者食用禽肉、猪肉较多,养殖业、饲料业比较发达,对豆粕的需求量较大。亚洲国家的经济景气状况对豆粕的需求有较大的影响,经济不景气,亚洲地区的进口量就少;经济复苏、增长,豆粕进口量就会增加 。
影响需求的其他原因还有: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者偏好,替代品的供求,人口变动,商品结构变化及其它非价格原因等。
3. 豆粕与大豆、豆油的比价关系
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每1吨大豆可以制出0.2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粕的价格与大豆的价格有密切的关系,每年大豆的产量都会影响来 豆粕的价格,大豆丰收则豆粕价跌,大豆欠收则豆粕就会涨价。同时,豆油与豆粕之间也存在相互关联,豆油价好,豆粕就会价跌,豆油滞销,豆粕产量就将减少,豆粕价格将上涨。大豆压榨效益是决定豆粕供应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油脂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会停产,减少豆粕的市场供应量。
4. 豆粕价格变化的季节性原因
通常11月份大豆收成 后的几个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旺季,4~8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淡季,而豆粕的需求一样 从3月份开始来 10月份逐步转旺,在此期间,豆粕的价格震荡会很大。豆粕价格还随豆粕主产区的收购、库存变化而震荡。
5. 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近几年,豆粕进出口贸易非常活跃,进口豆粕占国内消费量越来越大,国际市场豆粕价格(反常 是CBOT豆粕期货合约交易价格)已直接影响来 国内市场。目前饲料用豆粕的质量标准执行国标GB10380-89。进口豆粕的品质均一性好,进口豆粕按国标定级后,一样 除粗纤维指标只能符合国标三级标准外,其它指标都能来 达国标二级以上请求。由于运输时间长,进口豆粕的新鲜度一样 比国产豆粕的差,赖氨酸等指标比国产豆粕稍低一些,因此,在现货贸易中,进口豆粕的价格比国产豆粕要低大约100元/吨左右。由于进口豆粕来 货量大且比较集中(一样 每船3至5万吨),所以,每次货船进港都会造成短暂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当地豆粕价格也会随之归落。
6。相关的农业、贸易、食品政策
国家的农业政策往往会影响来 农民播种的筛选。如近几年国家通过调整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农民加大对大豆的播种,从而直接增加 了国产大豆产量;如国家鼓励 饲料行业及养殖业的发展直接扩大了对豆粕的需求等。
从历年的情景来看,国家进出口政策的改变对于我国豆粕进出口总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如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对出口豆粕关税进行调整,使得国内豆粕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加强,对促进我国豆粕的出口产生了非常显然的影响。
近几年,禽流感、疯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继发生以及出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政策。这些新食品政策的实施,对养殖业及豆粕的需求影响都是非常直接的。
(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
影响豆油价格变动原因
(一)豆油的供应情景
1、大豆供应量
豆油作为大豆加工的下游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豆油的供应量,常态的情景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 必然导致豆油供应量的增加 。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国产大豆,另一部分是进口大豆。
(1)国产大豆供应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