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个月里,虽然国内豆油价格受来 植物油供应充足打压一路下滑,但豆粕现货却因库存偏低和饲料消费良好,而一直坚持坚挺格局,这便使国内企业的压榨收入得来 了保证。截止9月初,江苏地区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为280-320元/吨,黑龙江地区国产大豆压榨利润为80-140元/吨。
图3:大豆压榨利润

来源:金石期货研究所
图4:大豆压榨油值比

来源:金石期货研究所
就数据来看,进口大豆压榨企业压榨利润在进入2013年后,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这也是山东、江苏等港口地区企业增加 大豆进口的最主要因素。而就大豆加工企业的收入来源来看,其仍旧 依靠着豆粕价格的坚挺和销售来完成利润获得,其中,江苏地区进口大豆压榨后的油值比为28%,即加工1吨大豆获得的收入中72%来自于豆粕的销售所得。由于油粕市场的基本供需格局未有实质变化,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各地大豆压榨企业的收入,仍主要依靠销售豆粕来获得,于是企业对于豆粕的挺价意愿仍将强于豆油,而油粕“翘翘板”原理,也将连续 被打破。
四、饲料养殖利润良好,豆粕需求强劲
农业部观测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生猪价格连续 上涨,目前已经来 达15.6元/千克,生猪价格,这是今年春节以来的最高价格。此前生猪价格最低为每千克11.4元左右。目前每千克生猪的成本大约是13元。如果出栏生猪价格能保持 在16元/千克,一头100千克重的猪就可纯利300元,这将大大提高养殖企业的主动性。分析后期生猪存栏量将快速上升,豆粕的需求也将随之而增加 。除猪肉外,其他禽类产品价格近期也持续上涨。鸡蛋价格自7月下旬以来持续3周归升;活鸡和白条鸡价格自5月第三周开始持续12周归升。随着禽类和猪肉价格的上涨,豆粕消费旺季也将来 来。
而就豆粕自身供需来看,截止9月6日,国内豆粕库存64.1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1万吨,更低于2011年9月初的89.5万吨的库存数据;而未执行合同为168.9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4.8万吨,但却为2012年12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掩饰国内豆粕供应仍旧 不高,虽然春节禽流感等疫情一度影响了国内饲料养殖户的补货,但随后显然恢复,也正因之前未有大量存货,方使得处于较低库存的饲料企业才具有进一步补充库存、增加 合同摘 购的预期,这也便支持了豆粕价格。
图5:豆粕库存与未执行合同

来源:金石期货研究所
五、期现价差仍旧 过大,利于多头持仓
近两年来,豆粕期货价格一直在远期大幅贴水的状态下运行,这种价差罗列对于主力多头的建仓,移仓非常有利。目前,港口地区豆粕的现货价格已处于4200元/吨之上,而9月合约期价也已经处于4000元邻近,旦M1401主力合约仍处于3700元以下,并且M1405合约价格更低,期货较现货贴水幅度超过600元/吨。由此,即便在未来几个月现货价格涌现不可预晓 的归落,国内豆粕期货价格仍有可能向上与现货靠近,特别进入交割月后,期现价格的一致请求,必然使该价差得来 恢复,并利于支持期货行情。
六、综合操作估量
就目前来看,南美大豆已经少有销售,而美国大豆即将上市,后续国际对于大豆的需求转移来 美国方面,这必然利于支持新季国际大豆价格。而受来 8月以来,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美国大豆丰收将不及6、7月时的预期,并且我国10-2月份节日众多,养殖业利润良好的状态下,饲料需求较为强劲,这便连续 支持豆粕价格。
与此同时,虽然我国临储大豆仍在拍卖,一定程度上增加 了供应量,但东北黑龙江、吉林等地区遭遇了罕见的干旱灾害,使得大豆在一定区域减产显然,这便使拍卖增加 的大豆,难以体现出对价格的压制。而我国南方黄淮海等地区也遭遇了持续高温天气,虽然当地大豆播种量较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会缩减全国大豆产量预估,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新季的大豆价格,并在成本上支持豆粕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