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15日 11:29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我省生猪价格连创新低,猪肉售价一路下滑,全国情景亦是如此。5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表示,目前我国生猪生产涌现过剩苗头,未来可能进一步加剧,建议养殖户通过剔除 老母猪等品种,适度减少养猪数量,减少猪肉价格可能不断归落带来的风险。目前我省生猪市场状况如何,生猪生产是否涌现过剩苗头,今后将如何应付?5月13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省城养殖户及省畜牧治理 部门。
猪价走低养猪亏本
目前,不管是在省城的各大超市还是集贸市场,销售的生鲜猪肉价格连创新低,“8元猪肉”重归餐桌。然而,越来越低的猪价让养猪户犯了愁,面对将要涌现的亏损状况,如何平稳生猪市场,避免猪肉价格涌现大起大落,保护生猪生产不断平稳发展,成了他们最为关怀 的话题。
“养猪如炒股,涨跌揪人心。”看着肉价下滑,徘徊在亏损边缘的太原市万柏林区养殖户老孙近来心情极差。“今年不比前两年,现在养猪根本就不赚钱。”他说,2008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开始不断走低,生猪收购价从17~20元/公斤跌至如今的9~10元/公斤,许多养殖户为此发愁不已。“现在养猪成本上涨,猪肉价格反倒归落,过去我养200多头猪,如今猪圈几乎空栏,留下的都是些繁育 用的母猪。每天都在为降低成本想办法,真不晓 道啥时候价格能上去。”老孙无奈地说。
和老孙类似的养猪户我省还有不少。老孙介绍说,2007年下半年猪肉价格疯涨,“养猪”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大学生养猪、建筑商养猪、房地产老板养猪,就连搞IT的也放话要养猪……
然而,任何价格走向都是不能违抗经济规律的。大规模养猪从投入来 生猪出栏、投入市场,再来 猪肉零售环节的价格震荡,会有一个过程。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猪肉供大于求的现象逐步 显现出来,并影响猪肉价格连续走低。
省畜牧兽医局相关人士介绍说,我省生猪生产和价格出现 大起大落的规律性变化,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前两年,由于粮价上涨、养猪成本提高以及涌现生猪疫情等原因,我省生猪生产涌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并不断高位运行。2007年,国家出台了包括能繁母猪补贴、奖励生猪调出大县、生猪政策性保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促使养猪户热情高涨,生猪生产快速恢复,猪肉市场供应充足。据观测,目前猪肉平均价格比去年2月份最高价下行35%以上,与粮食等其他农产品相比,猪肉价格下行时间最长、降幅最大。分析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将显然增加 ,二季度后生猪价格还会连续 走低。
猪肉需求面临萎缩
“影响猪肉价格的最主要原因是市场供求关系,供大于求,则猪肉价格下滑。今年如果没有大量出口的需求,猪肉市场的需求很难大幅增长,因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下行,猪肉消费很可能会受来 影响。”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人张树方介绍说,目前影响我省生猪养殖的不利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母猪存栏量“刚性”强,积极下行难度大,目前我省母猪存栏结构以生产力旺盛的青年母猪为主,不来 迫不得已养殖户很难积极剔除 母猪,因此积极下行的难度较大。其二,农民工返乡增加 、散户归来增大。受金融危机影响,我省一些失业的农民工返乡后,开始从事投资小的养猪业,这使得后市生猪过剩的压力再次增加 。其三,受金融危机影响,居民购买力下行,消费意愿非常慎重,猪肉作为“非主粮”,需求受来 影响。
张树方提示说,目前我省畜禽价格集体跳水可能性加大。由于在日常饮食结构中,猪肉并非是稀缺性很高、可替代性很低的食品。禽肉、禽蛋、牛羊肉、蔬菜、水果等各种食品都在进行“竞争”,争夺消费者的菜单。而去年的高猪价不仅让养猪生产规模扩大,而且还导致禽肉、禽蛋价格上涨,生产规模扩大。由于生长期因素,今年猪肉、禽蛋、禽肉等供应都将大幅增加 ,相互之间的替代作用极有可能导致肉、禽、蛋等农业产品价格集体大跳水,一同进入亏损。
如何避免猪肉价格大起大落挫伤养殖户的主动性,保证生猪生产不断平稳健康发展,成为我省畜牧治理 部门最为关怀 的话题。
省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称,为了建立保证 生猪生产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使之保持 合理的价格水平,今年年初,国家六部委联合制定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归落调控预案(暂行)》。根据《预案》,在判定 生猪生产的市场情景时,将猪粮比价作为基本指标,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猪粮比价不低于5.5∶1(这是一样 认为的生猪养殖盈亏平稳 点),当猪粮比价高于9∶1,即猪价过度上涨时,国家将适时投放政府冻肉储备,必要时将向城乡低保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发放暂时补贴;当猪粮比价低于5∶1,即猪价涌现过度归落时,涌现养殖户过度宰杀母猪的情景,对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的养殖户(场),按照每头能繁母猪1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暂时饲养补贴,对国家确定的优良种猪场的养殖户(场),按每头公种猪1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暂时饲养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