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淡季不淡”,缘于养殖量下行;养殖量下行,缘于生猪行业的价格规律性循环。猪肉价格的常态震荡有利于优胜劣汰,震荡过大则影响产业健康,养猪业亟待走出大起大落恶性循环的怪圈。
猪肉价格逐月上涨
进入夏天,原本是猪肉消费的淡季,肉价却一反正常连续上涨。
安徽省物价局观测数据显示,6月22日,全省肋条肉零售价同比上涨幅度达77%,与2008年2月最高水平相当。 “今年以来,生猪市场收购价格总体呈逐月上涨之势。 ”省物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5月份每50公斤猪肉为769元,比1月份上涨9.39%,比去年同期上涨55.35%。反常 是5月初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养猪论坛 ,6月份第2周生猪价格来 达17.83元/公斤,同比上涨80%。在蚌埠,6月份生猪价格较5月份增长22%,较1月份增长45%。
肉价连番上行,也让猪粮比价连续提高来 8.1:1左右。专家介绍,这掩饰目前规模养殖场处于较好的收益状态。据物价部门5月份成本调查显示,我省养殖户每头猪净利润为659.9元,比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时高出244.68元,比2010年增加 578.06元。 “出栏一头100公斤的肥猪,可获利300元。 ”一位养殖场老板告诉记者。而从事养猪业已数十年的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甄长丰说,当前的价格已创历史新高。
“跟去年这个时候比较,现在一家4口人食 同样的肉,一个月要多花300多元。 ”7月5日上午,正在合肥市潜山路一家超市买菜的市民张小姐告诉记者。在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下,食品价格成为拉动我省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导致我省5月份环比价格涨幅在全国居前。不少餐饮企业和肉食品加工企业也感受来 成本压力。合肥望江路上一家主营烤肉生意的餐馆不得不上调肉制品的售价,“不提价肯定 亏本,提价顾客有意见,只好少用猪肉,增加 便宜的鸡肉。 ”餐馆老板说。
是什么因素导致猪肉“淡季不淡”、价格飞涨呢?摘 访中,农业部门、物价部门和养殖户都表示,是市场供不应求,价值规律的无形之手“拉起”肉价。
省农委的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全省肉类总产155.49万吨,同比减少0.55%。 6月初全省生猪存栏1490万头,同比减少0.75%。
“生猪养殖行业存在的价格规律性循环,是导致生猪生产下滑的深层次因素。 ”甄长丰估量 ,去年同期全国生猪价格整体偏低,养殖严重亏损,造成生猪存栏量偏低,直接影响了今年的生猪产量。事实上,早在2010年以前,生猪养殖就经历了长达20多个月的行业亏损,大量小型养殖户被挤出市场,养殖量下行。惨淡的行情也造成母猪的大量剔除 ,生猪价格归升后,能繁母猪补栏后繁育 周期未来 ,生猪产能不足。
甄长丰说:“另一个原因是今年2、3月份的生猪腹泻病来势凶残,导致很多防疫不来 位的中小养殖场生猪大量死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供应能力。 ”
养殖成本的增加 也是肉价上涨的又一重要因素。农业部门据统计数据显示,1至5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16元/公斤,同比上涨11.2%,饲养员工资同比上涨20%。而物价部门对我省玉米产区的调查显示,玉米价格从2009年的1900元/吨,已上涨至目前的2285元/吨,涨幅达20.26%。
价格或将高位盘整
体会掩饰,猪肉价格涨多猛,后期就会跌多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价格经历了6次以上显然震荡,而每一次深度归落都会让大量养殖者亏损出局,宰杀母猪,导致供给急剧减少,随后价格迅速攀升。 2006年5月,全国生猪出栏价跌至谷底,为5.96元/公斤。消费者没高兴多久,当年下半年猪肉价格迅速上扬,来 2008年3月猪肉零售均价来 达25.69元/公斤。
7月初,高烧的肉价仿佛迎来了降温。据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市场白条统货12.35元/斤,周环比跌幅1.2%。这是否意味着猪肉价格将进入归落通道?
“现在认定价格下跌还为时过早,不过可以肯定 现在的价格基本已经来 顶。 ”甄长丰认为,猪肉价格连续 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很小。周谷堆市场信息部副主任李涛分析,后市猪肉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专家估量 ,从制约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原因看,因为7月和8月本来就是猪肉消费的淡季,需求减少,会缓解市场供求矛盾。同时肉价走高,有关部门动用储备肉等调控手段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对市场预期会有影响。但甄长丰表示,近期价格归落的动力显然不足。从生产供应来看,目前虽然利润可观,但养殖场主动性并不高,因素是猪仔价格太高,补栏扩大生产的风险太大,生猪供应增长缓慢。数据显示,目前仔猪价格比年初上涨74.43%,比去年同期上涨124.27%,这让很多养殖户不敢轻易进场。种猪的存栏量增长很慢,这掩饰市场仍对行业未来走势不够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