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中国种猪遗传评估现状及存在问题

来源: 互联网   2013-09-07 12:21:45   查看:  次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中国种猪遗传评估现状及存在问题[/page]

刘海浪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陈瑶生         四川农业大学

傅衍    浙江大学

    1997年初,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和中加瘦肉型猪项目办公室合作,在全国开展种猪生产性能现场测定与遗传评估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部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省有关部门的主动配合下,加上各个种猪场的努力,这项工作有计划地向前推进。目前全国部分种猪场根据实际情景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此项工作。

    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国外养猪业发达国家在种猪育种方面的体会和作法,经过3年多广泛征求国内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并频繁讨论修改,2000年5月,我站颁布了“关于印发《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的通晓 ”,对我国种猪遗传评估测定的性状、测定数量及统一遗传评估方法等作了规范,目的是为今后区域及全国运算 机联网和信息共享,建立种猪的遗传联系,实现全国种猪联合育种奠定基础。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工作,以广东省为中心的华南区域,以四川省为中心的西南区域,以河南省为中心的中原区域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区域基本形成,其区域内的运算 机联网已经基本建立,信息能够共享。

    截止来 2001年,参加全国种猪遗传评估的种猪场有37个,涉及来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浙江、湖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云南、贵州及四川等全国13个省、区、市,共收集30000多个个体的体重和背膘厚测定数据(其中较为规范的有效数据25000多个),近10000头母猪的产仔性能记录。我们将这些数据用动物模型BLUP进行了100kg体重日龄、100kg体重背膘厚和总产仔数3个性状的育种值估量 ,并运算 了个体的父系指数(包含日龄和背膘厚2个性状)和母系指数(包括日龄、背膘厚和产仔数3个性状)。并将测定数据运算 结果中父系指数超过100的优秀个体,在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上进行公开,目的是为了促进各场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各种猪场按照规定越发规范地开展种猪测定和遗传评估工作。

    此次公开的测定数据涉及25个种猪场的四大类猪种(长白猪LL,大约克夏猪YY,杜洛克猪DD和光明猪配套系母系猪SS)。父系指数超过100个体近15000个,占收集来 规范有效数据25000个的60%,公开了其中75%的优秀个体,长白猪和大约克夏猪分别占35%左右,杜洛克猪占25%左右。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过去5年,我们在全国举办了若干次的种猪遗传评估理论晓 识、运算 机软件以及种猪背膘测定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和研讨会,对有关种猪场的场长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专门培训。另外特意从国外邀请专家对我国高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参加讨论研究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同时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治理 委员会正式发函,特聘张勤、王爱国、陈瑶生、李学伟、傅衍5位教授为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服务专家,在全国进行技术服务。中加瘦肉型猪项目资助河北、四川、北京、河南、浙江及广东等省、市从事这方面工作且有培育前途的技术人员,攻读该领域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今后长期顺利开展工作进行了人才储备。中国农业大学的张勤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的陈瑶生教授、四川农业大学的李学伟教授等在种猪遗传评估的运算 机软件开发研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果已在全国普遍推广应用。

    1995年底,四川农业大学的李学伟教授申请省科委重点科技研究课题“四川省种猪遗传评估及猪场治理 电脑系统的研制与推广应用”项目,其研究成果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四川种猪选种的准确性和种猪群的遗传进展,解决了场间种猪质量高低相互比较的问题,为区域性的种猪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提供了关键技术。2000年4月,四川省畜牧食品局颁布了“建立种猪场测定制度及良种猪登记制度的通晓 ”,由省畜禽繁育改良总站具体实施,2001年对全省5个原种猪场申请登记的1725头种猪进行了遗传评估,其中629头种猪综合育种值指数在100以上,认定为良种猪,予以登记,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开,加以宣传,2002年又登记公开了680头良种猪。2002年6月,北京市农业局畜牧办公室申请来 市科委重大科研课题“种猪遗传评估体系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程”项目,计划总投入经费2920万元,其中市科委3年投入900万元科研经费。项目实施后,将基本建立起北京市种猪遗传评估体系和联合育种框架,开展富有实效的种猪联合育种工作。广东和北京等省、市,建立了省级的种猪人工授精中心,全国有些大的种猪场也建立了自己的种猪人工授精中心,及时有效地扩大良种公猪的辐射面,建立广泛的种猪遗传联系,为种猪的联合育种创造了条件。近些年来,国家畜牧良种工程项目,向种猪场的技术改造方面倾斜,各省财政和种猪场自身也主动筹集资金,投入了大量经费,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加强场内种猪测定工作,为开展种猪的遗传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