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进口大豆来 港量环比下行,进口大豆来 港成本环比上升,由于油粕价格坚持高位,油厂加工收益坚持在正值高位区间,港口分销价格表现坚挺,港口库存压力减轻。本月,国产大豆收购价格连续 上涨,成交转旺,国产大豆压榨利润升至正值状态,油厂摘 购及开工主动性提升。
一、增产预期强化 大豆期价高位宽幅振荡
本月CBOT大豆期价大幅上涨至年内高点后宽幅振荡,养猪论坛 ,价格重心上移,指数涨幅为0.25%。主要是资金热炒天气和小麦等临池农产品大幅上涨引起,而不是基本面好转,因此,当美豆丰产情景明朗, CBOT大豆期价在创出半年新高后涌现快速下跌。技术面看,美豆下跌至1000美分/蒲式耳的关键支撑位后反弹,分析9月将箱体波动,重心下移。
本月连豆期价紧随CBOT大豆期价走势,指数涨幅为0.79%。受制于前期进口大豆来 港数量庞大的库存压力,国内大豆价格涨跌震荡幅度均比外盘小。后期进口量的环比减少以及消费旺季的来 来,国内大豆的去库存化进程顺利,但随着国产大豆今年丰产预期的强化,分析连豆期价仍将弱势追随外盘走势。
二、国产大豆长势良好 分析同比将增产
本月,国产大豆主产区天气理想,大豆长势良好,特别是黑龙江地区长势显然好于去年,各机构纷纷对今年国产大豆单产和产量给出了乐观的猜测 ,分析后期国产大豆的产量将同比增加 。本月受进口大豆成本上升及消费旺季来 来的影响,主产区大豆、豆粕及豆油价格上涨;同时新作大豆即将丰产上市,经销商和农户的惜售情绪减弱,国产大豆购销转旺。综合测算的主产区油厂加工收益由亏转盈,油厂摘 购和开工主动性提升。
本月市场传出临储大豆拍卖的消息,由于进口成本迅速上升导致国内大豆及食用油价格上涨,后期国家很有可能对临储大豆、食用油储备进行公布拍卖,或以临储补贴转地储的形式来增加 市场供应量。但是目前大豆市场价格距离顺价销售仍有相当空间,如果按照大豆临储成本3800元/吨顺价销售的话,成交可能较小。后期为了防止进口大豆及食用油价格的大幅拉升造成输入性通胀,国家以略低于成本价或补贴的方式销售临储大豆的可能性较大。随着进口大豆及食用油价格的上升,临储大豆销售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
三、旺季来 来 豆粕价格冲高下跌
受来 国内消费旺季来 来和成本大幅上升的影响,本月初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上涨,之后出现 高位下跌的走势。未来一来 两个月,国内豆粕价格上涨乏力,但在成本支撑下向下也有限。一是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需方的慎重,月初高位拿货的经销商已形成一定的浮亏,摘 购心态更趋保守,中间蓄水池环节需求减少。二是6-7月豆粕出口持续环比减少也反映国外企业对高价豆粕需求的减少。三是目前油厂加工收益理想导致开工率提升,在需求慎重的背景下油厂的豆粕库存压力增加 。四是双节产前禽畜出栏,如不能及时补栏则影响豆粕需求。分析短期豆粕价格将坚持高位波动态势,中期有向下空间。
四、加工收益坚持正值高位 中国需求旺盛
本月,进口大豆来 港量环比连续 下行,但同比仍增长。本月大部分时间,豆油、豆粕价格都处于今年高位,而进口大豆来 港成本及分销价格也涨至年内高位,据此综合核算的油厂加工收益处于非常理想的200-400元/吨正值高位区间。
油厂摘 购进口分销大豆主动性较高且后期进口成本将不断上升,进口大豆港口分销需求旺盛,港口分销价格表现坚挺。由于港口分销大豆价格高于进口大豆来 港成本价,进口分销商利润丰厚,而油厂的加工收益丰厚使得油厂摘 购加工进口大豆的主动性高涨,近期油厂和贸易商已经开始大量摘 购下一年度的美豆。国内厂商对下一年度美豆的旺盛需求被国际市场反复炒作,成为支撑美豆上涨的主要动因之一。但中国对下一年度美豆的需求都是基于后期进口大豆、豆油、豆粕价格不断上涨的基础之上,在本月下旬,由于国际市场豆类价格均涌现较大幅度的归调,市场对后市的价格走势产生分歧,后市进口大豆的摘 购进度可能会趋缓,中国需求可能将会涌现环比减少。
鉴于9月进口大豆来 港成本高位持稳以及油厂的加工收益理想,加上旺季来 来油厂对大豆加工的需求提升,分析9月大豆港口分销仍将保持 坚挺,高位波动的可能性较大。
五、7月大豆进口量环比减少 同比增加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7月大豆进口量来 达495万吨,环比减少但同比增加 。今年1-7月份,我国大豆累计进口量为3076万吨,同比增加 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