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04月25日 10:57 大连商品交易所
1995年初以前,主产区大豆批发价一直在2000元/吨以下运行。1995年4月份,大豆价格迅速上扬,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上涨了450元/吨,涨幅来 达28.9%。1995年下半年整个大豆市场运行较为稳固 。1996年年初,大豆价格再度上扬,主产区批发价一度来 达3150元/吨的高价。此后,大豆价格逐步 下跌,来 目前主产区大豆现货批发价格在2500元/吨邻近震荡。

二、大连期货大豆价格走势
大连大豆交易从1995年开始活跃,交易规范、价格发觉功能得来 较好体现,也为全国的大豆经营商提供了可靠的套期保值场所。
自1995年初至同年9月,大豆期价一直坚持振荡走高的态势。直至9月12日国家加强期市宏观调控,将玉米保证金提高至3200元/手。此时,场内人士的交易爱好 大多从玉米转向大豆,生猪价格,从而配合基本面孕育了一波颇为壮观的牛势行情。
1995年8月初,东北部分省市遭受严重水灾,这一消息对当时稍显萎靡的大连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震动 。当时主要交易合约S601、S603分别从2500、2540左右开始,价格在几个交易日内上涨150元/吨。此时市场证实,吉林等产区的水灾并非传闻那样严重,期价开始调整。但是市场预期,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连续提高,对肉、蛋的需求必然增加 ,因此,作为饲料的豆粕出现 出货源紧张的态势。
国家据统计局资料显示,1995年全国大豆消费量分析为1950万吨,而94/95年度我国大豆的产量为1600万吨,国内市场供求存在一定缺口,世界大豆出口总量保持 在2900万吨水平。由于当时美国减少出口,日本等国将增加 从我国的进口,当时分析我国的出口量可达100万吨,进口不可能有较大的增加 ,因此大豆价格将呈货紧价扬的方向。反映在大连大豆期价走势上则是长达五个月的牛市(图3),S601、S603分别达2900元/吨、3000元/吨。进入1995年10月底11月初,大商所为了响应证监委加强期市监管的有关精神,实行了限仓措施,将大豆每个合约的空盘量限制在5万手(单边运算 ),若超仓,则超出部分按15000元/手收取保证金,于11月23日起正式实行(公告:大交所发[1995]72号)。在此影响下,大豆期价上涨速度趋缓。特别是临近交割月份合约S601、S603,在3000-3100间盘整三个月之久,直至交割。近期S605、S607则连续 上扬,在11月29日达3215、3365的最高价。
进入96年,随着基本面的利空,期价开始下滑。96年春节过后,传闻大豆和产区黑龙江省将放运30万吨大豆出省(注:当时黑龙江的大豆出省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加速了期价归落。至3月初,S607合约价跌至2870的低位。3月13日,国家将订购粮价提高20%的消息,给低迷的大豆期市带来曙光。五月中旬,我国外贸部发表声明对美国实行反报复,对农副产品、植物油等商品加征100%的反常 关税,在此消息影响下降情再度走强。
经过六月份的振荡整理,七月份大豆各期约全线看涨,涨幅超过250点。此后大盘大幅振荡,几遇涨跌停板。国庆节前夕来 达交易活跃之最,日成交296452手。在此之后,期价经过调整,开始下滑。由于正值新大豆收割上市季节,大连大豆价格一路下滑,跌幅达800点左右。直至97年1月份才在2800元/吨左右止跌归稳。此时,在国家为保证农民丰产增收,提高农民种粮主动性,使我国粮食生产保持 可不断发展精神的消息刺激下走出了三个月的牛市行情。以S709合约为例,涨幅达600点之巨。此后,由于猜测 种植面积的增加 ,反常 是主产省黑龙江的播种面积有大幅度提高,给远期合约形成较大压力。另外,当时CBOT大豆价格的归落也对国内价格产生较大影响,两市携手进入漫漫熊市,至1999年中,大连大豆期货价格最低达来 1800元/吨左右。之后的3年时间里,期价在1800-2400的价格箱体中振荡,2002年下半年开始,大连大豆期价在国内外各种原因的支持下逐步走高,来 2003上半年,价格来 达2800元/吨邻近。
三、影响大豆价格诸原因
1、国内大豆供需状况
2、国际大豆供需状况
3、大豆季节性供应
大豆受生产周期的影响,一年内价格也呈规律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