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北京期货商会、世华财讯、和讯网、期货日报主办;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振华投资、中期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十三期北京期货沙龙将在北京举办。以下为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振华投资研究中心、北京中汇安高、北京德润林以及中期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公开的2005年10月份中国农产品(大豆、豆粕、豆油、玉米)供需数据预估报告的汇总,现公开如下:
1、供求变化情景及猜测
2005/06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分析来 达4380万吨,其中国产大豆供应量为1680万吨,进口大豆供应量为2700万吨。该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分析来 达3300万吨,较上年度增长150万吨,其中包含650万吨国产大豆榨油量及2650万吨进口大豆榨油量。
2005/06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分析来 达824万吨,其中豆油产量分析来 达594万吨,豆油进口量分析来 达230万吨,较上年度提高50万吨。该年度豆油食用消费分析来 达740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分析来 达80万吨,年度总消费量分析来 达820万吨。
2005/06年度,我国豆粕新增供给量分析来 达2641万吨,其中豆粕产量分析来 达2633万吨,饲用豆粕消费量分析来 达2400万吨,较上年度2250万吨提高150万吨,出口量分析达100万吨,年度总需求量分析2600万吨,较上年度2400万吨增长200万吨。
2、价格变化情景及猜测
大豆市场:东北地区新产大豆收成 陆续开始
随着黑龙江大豆的成熟,该省部分地区9月下旬开始了大豆收成 过程。在该省东部佳木斯、集贤地区以及西部的嫩江地区,大豆收割有条不紊的展开。在绥化和哈尔滨地区部分早熟品种大豆收购报价为2200-2250元/吨,收购量因上市数量少而略显清淡。
在黑龙江的农垦系统中,大豆的收成 速度略快一些,生猪行情,由于农垦系统的销售工作均要统一安排,因此目前尚未开始对外报价。截至9月底,关内地区一些大型加工厂的摘 购人员均已抵达产区,面对今年以来低迷的压榨利润,加工厂均对今年的国产大豆收购保持 慎重态度。与此同时,多数经销商表示当前收购价格略高,为此多处于观望和等待的状态。
大豆市场:国产大豆产量分析达1680万吨
总体来看,2005年中国大豆产区天气状况基本常态。在大豆最大的主产省黑龙江4、5、6、7月份的降雨量分别来 达常年水平的227%、126%、166%和96%,这保证了大豆的常态生长,在产量占第二和第三的吉林和内蒙古,大豆生长期间的降雨量也与常年水平持平。在温度方面,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地区气候也与常年持平。
在降雨量和气候有利于大豆生长的状况下,分析中国大豆单产水平来 达1768公斤/公顷。其中,分析黑龙江地区大豆单产为1800公斤/公顷,较去年提高4公斤/公顷;分析吉林地区大豆单产为3000公斤/公顷,较去年提高108公斤/公顷;分析内蒙古地区大豆单产为1350公斤/公顷,较去年降低19公斤/公顷。分析2005年全国大豆产量来 达1680万吨,较上年创记录的1740万吨降低60万吨,降幅为3.47%。分析黑龙江大豆产量为612万吨,较去年降低26.5万吨,降幅4.15%;吉林地区大豆产量135万吨,较去年降低17万吨,降幅11.24%;内蒙古地区产量101万吨,较去年降低1.9万吨,降幅1.79%。
油粕市场:国内豆油豆粕市场价格涌现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