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圆环病毒病:破解防控难题,探索综合防治新策略

来源: 今日养猪业   2025-02-13 11:04:53   查看:  次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亦被称为猪圆环病毒病相关病。该病可以引起猪出现多系统的免疫抑制型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腹泻、消瘦、呼吸困难、肾脏坏死、生长发育不良和全身淋巴结水肿等症状。患病猪体内多系统会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极易引起其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若养殖场中的猪患病后未能得到科学有效的诊断与治疗,该病将难以在短时间内净化清除,导致反复感染,进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增加猪只死亡率,最终影响养殖者的经济利益,对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该病的宣传工作,以提升养殖者的认知水平。此外,建立科学的防控体系至关重要,同时结合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期降低猪只的发病率,提高存活率,确保生猪正常的生长发育,从而推动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生猪

 

  1 发病原因

 

  在生猪的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往往是由外界因素诱发。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有饲养因素、环境因素、人力因素等。

 

  1.1 饲养因素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与生猪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管理不科学之间密切相关。首先,在养殖场建设规划阶段,若养殖者未能遵循科学的建设原则,将导致养殖场的选址不合理,基础配套设施和设备不齐全,这对后续饲养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会诱发猪圆环病毒病。其次,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养殖者应对生猪所食饲料进行严格把控,尤其应注意发霉、变质的饲料。若生猪食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霉菌毒素会严重损伤其肠道细胞,增加上皮细胞间的通透性,影响细胞的增殖速度,进而抑制生猪的免疫功能,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最终增加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率。此外,饮水质量和温度也是影响生猪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养殖者应确保生猪引用干净且温度适宜的饮水。若饮水存储时间过长或受污染,将导致猪体内大量孳生和繁殖细菌,增加猪圆环病毒病的感染风险。

 

  1.2 环境因素

 

  在生猪的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若养殖场内卫生条件不达标,猪舍卫生管理存在疏漏,猪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这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会进一步诱发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最常见的污染源主要有猪舍内通风不畅,污水、垃圾清理不及时,粪便、尿液等排泄物未能及时处理等。另外,部分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执行不力,饲养器具未能做到定期消毒,导致圈舍内卫生环境不达标。这些因素均为细菌在短时间内大量孳生提供了温床,孳生的病原体又会削弱猪的免疫能力,最终导致猪只感染猪圆环病毒。

 

  1.3 人力因素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场对疾病的防控力度也随之加大。然而,由于部分养殖者的认知水平有限,防控意识薄弱,对猪圆环病所产生的影响和潜在危害认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猪圆环病毒病的暴发。此外,一些养殖者还存在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达标的问题,难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养殖场在进行防控的过程中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管,极易出现防疫漏洞,无疑会进一步增加猪的患病率。

 

  2 临床症状

 

  临床诊断中发现,猪圆环病毒潜伏期较长,被感染后的猪只临床症状不明显,一般是在胚胎期或出生后早期感染,但大部分的猪是在断乳以后才陆续出现临床症状。该病临床上常见的病症类型如下:

 

  2.1 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仔猪感染后发病严重,通常表现为淋巴结系统疾病,比如皮肤苍白无弹性、淋巴结肿大或出血、渐进性消瘦、高热,造成猪免疫机能下降,生产性能降低。

 

  2.2 皮炎和肾病综合征

 

  该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猪的皮肤表面会出现不规则或圆形隆起,其颜色多半为紫色或红色,其四肢和会阴部还会形成黑色的病灶。患有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的病猪会出现食欲减退或者废绝,皮下水肿,体温上升。

 

  2.3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

 

  该病常由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缓慢、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发热咳嗽,可逐渐病变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

 

  2.4 猪圆环病毒2型相关性疾病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可引起猪发生繁殖障碍,导致母猪的返情率增加、生产木乃伊胎或弱仔、流产、死产等。值得注意的是,流产胎儿没有特征性的组织病变。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还可引起猪发生肉芽肿性肠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排黄色粪便,随着疾病的发展粪便的颜色逐渐变为黑色。受此影响,患病猪只生长速度缓慢。

 

  3 病理变化

 

  对患有猪圆环病毒病的猪进行剖检发现,病死猪的肝脏门静脉周围出现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损坏和消失以及出现单核炎性细胞聚集。腹股沟、肠系膜、颌下淋巴结、纵隔和肺门显著肿大、肾脏肿胀,颜色呈现出灰白色,其皮质和髓质交界处有出血点。淋巴细胞出现缺失,其皮质以及深皮质区的面积显著扩大,严重者其淋巴滤泡中心部位会出现炎性肉芽肿和蜂窝状坏死。此外,常见胸腔积液,肺脏、脾脏、肝脏轻度水肿。有些病死猪只的肠道,尤其是回肠和结肠段的肠壁变薄,肠管内液体积聚,由此变得充盈。

 

  4 鉴别诊断

 

  由于猪圆环病毒病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与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丹毒、猪渗出性皮炎等极为相似,所以在确诊猪圆环病毒病时要结合实验室相关诊断技术以及剖检后器官所呈现出的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判断。

 

  5 治疗方法

 

  为有效提高猪圆环病毒病的存活率,养殖者应做好病猪的隔离饲养工作,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临床上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对患病猪只进行治疗

 

  5.1 西医治疗

 

  临床上对患有猪圆环病毒病的猪只进行治疗时,可肌肉注射盐酸乳酸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注射剂量为0.2 mL,1次/d,连续注射3 d。同时,可在饮水中加入盐酸替米考星,使用剂量为60 mg/L,连续饮用7 d。此外,还可使用头孢噻呋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注射剂量为3~5 mg,1次/d,连续注射3~5 d。

 

  5.2 中医治疗

 

  (1)对于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患病猪只,治疗时可按照神曲、山楂各20 g,党参、枸杞、黄芪各30 g进行配比、研磨后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类营养添加剂,与饲料混合均匀后服用,1次/d,连续服用5 d。

 

  (2)对于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的患病猪只,治疗时可称取地肤子、白芷各25 g,青蒿、苦参、黄连、蛇床子各30 g,槟榔、连翘各40 g,黄芪、黄柏、板蓝根、金银花各50 g,将上述药物充分研磨后加入饲料中,混合均匀后服用,1次/d,连续服用5 d。

 

  (3)对于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患病猪只,治疗时可称取生姜10 g,炙甘草、肉桂各15 g,厚朴、制半夏各30 g,当归、前胡、陈皮各45 g,苏子60 g,将上述药物中加入1 000 mL水进行煎煮,将煎煮后的药汤混入饲料中饲喂,2次/d,连续服用3~5 d。

 

  (4)对于猪圆环病毒2型相关性疾病的患病猪只,治疗时可称取丹参、桃仁、黄芪、红花、当归、赤芍、苏木各30 g,覆盆子、夜交藤、菟丝子、淫羊藿各60 g,益母草90 g,将上述药物充分研磨后加入饲料中,混合均匀后服用,1次/d,连续服用5 d。

 

  6 预防措施

 

  为有效预防猪圆环病毒病,养殖者需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不仅需关注生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保持养殖场以及圈舍内环境清洁,还需提升养殖者对病原的防控意识,通过培训和学习,使养殖者能够识别疾病的早期症状,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此降低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率,确保猪只能够健康生长。

 

  在饲养过程中养殖者应严格把控饲料配比,确保所配饲料的营养性,注意对饲料中的蛋白质、能量及微量元素等进行合理的搭配,以此来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仔猪的发病率,保障猪群的健康成长。此外,养殖者还可改善猪的饲喂条件来进一步提高猪只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预防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确保猪群的健康稳定。

 

  7 总结

 

  综上所述,在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工作中,养殖者应当基于科学的饲养管理,为猪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旦发现病症,应立即将患病猪只进行隔离,并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下药,有效解决猪圆环病毒病的症状,以此确保猪的健康生长,实现养殖者利益最大化,并推动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李莹/营口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