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关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这篇文章说的太全了!

来源: 猪多资源   2025-02-07 13:53:20   查看:  次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作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病原体,在养猪业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对 PEDV 控制原理的深入研究,对于保障猪群健康、提升养殖效益以及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文章详细介绍了PEDV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毒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免疫机制以及生物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PEDV的深入了解,旨在为养猪业提供有效的防控策略。

 

  01 疾病概述

 

  PEDV 的分类:PEDV 可分为急性 PEDV 和慢性 PEDV。急性 PEDV 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病情严重等特点,往往导致较高的病死率;而慢性 PEDV 则病程较长,病情相对较轻,但容易反复发作,给养猪业带来持续的困扰。

 

  病毒特性 PEDV:对不同年龄段的猪只均具有一定的感染能力,但其致病程度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病毒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强,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且具有一定的变异能力,这给防控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0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一、临床症状:

 

  1、仔猪症状: 仔猪感染 PEDV 后,主要表现为急性腹泻,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且带有腥臭味。部分仔猪可能出现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脱水、虚脱,甚至死亡。

 

  2、保育猪、生长育肥猪及母猪症状 :保育猪、生长育肥猪感染 PEDV 后,通常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沉郁、腹泻等症状,但一般病情较轻,病死率较低。母猪感染后,可能出现呕吐、腹泻、乳房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繁殖性能。

 

  二、病理变化

 

  肠壁变化:感染 PEDV 后,猪只的小肠绒毛会显著萎缩,肠隐窝变深,导致肠壁变薄。这一病理变化使得肠道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减弱,从而加重腹泻症状。

 

  病毒载量变化:在感染初期,病毒载量迅速上升,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毒载量达到高峰。随后,随着猪只免疫系统的应答,病毒载量逐渐下降,但部分猪只在康复后仍可能成为病毒携带者,存在再次传播的风险。

 

仔猪

 

  03 免疫机制

 

  1、初乳与母乳: IgG 保护 初乳和母乳中的 IgG 具有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能够为新生仔猪提供被动免疫,降低其感染 PEDV 的风险。然而,这种保护作用并非终身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IgG 的浓度会逐渐下降。

 

  2、乳源性免疫 “肠道-乳腺”: IgA 免疫轴在 PEDV 的免疫防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肠道黏膜是 PEDV 主要入侵的部位,肠道黏膜产生的 IgA 抗体能够阻止病毒的黏附和入侵,并通过乳汁传递给仔猪,为其提供免疫保护。

 

  “肠道-乳腺”IgA免疫轴的作用是什么?

 

  “肠道-乳腺”IgA免疫轴在PEDV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初乳和母乳中的IgG可以保护13天以下的仔猪,而有效的乳源性免疫依赖于这一免疫轴。感染后,肠道中分泌抗体的细胞水平与TGEV或轮状病毒相似,这表明“肠道-乳腺”IgA免疫轴在产生针对PEDV的保护性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然感染后,保护性免疫至少持续一年。

 

  3、自然感染后的免疫力: 自然感染 PEDV 后,猪只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形成针对 PEDV 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这种免疫力通常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但其强度和持久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毒株的变异、猪只的免疫状态等。

 

  04 传播途径

 

  1、粪口传播: 粪口传播是 PEDV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毒通过病猪的粪便排出,污染环境中的饲料、饮水、用具等,再经由健康猪只的口腔摄入而感染。

 

  2、环境中的存活: PEDV 在不同温度和 pH 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存活能力。在适宜的环境下,病毒可以在环境中存活数周甚至数月,增加了传播的风险。

 

  PEDV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存活情况如下:

 

  新鲜粪便中的存活率:室温(约20-25°C)下可存活7天;在高温(71°C或165°F)下,存活时间少于10分钟。

 

  粪污中的存活率:在25°C下可存活14天;在4°C下可存活28天;在停止排毒后的5周内,粪池中的病毒具有传染性。

 

  在受污染的物质中的存活:病毒在受污染的材料上,如手、衣服、手推车等,可以存活并导致感染;猪在接触这些受污染的物质时很容易被感染。

 

  环境温度对病毒存活的影响:在室温和4°C下,病毒对污染物的感染性会逐渐降低;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如4°C)的存活时间更长。

 

  3、受污染的饲料与运输: 受污染的饲料和运输工具也是 PEDV 传播的重要途径。饲料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被病毒污染,而运输工具的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导致病毒的跨区域传播。

 

母猪和小猪

 

  05 生物安全措施

 

  1、新感染的处理: 对于新感染的农场,应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措施,如隔离病猪、彻底消毒、加强监测等。同时,应及时对病猪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控制疫情的扩散。

 

  2、慢性感染的管理: 对于慢性感染的农场,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案,包括定期监测、免疫接种、环境卫生管理等。重点关注后备母猪的驯化和免疫,提高整个猪群的免疫力。

 

  3、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生物安全是防控 PEDV 的关键环节。养殖场应制定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人员、车辆、物资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的进入,确保养殖场的生物安全。

 

  06 案例发生原因的复盘分析

 

  通过系统分析,2023年全年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176个猪群中发生的240例流行性腹泻(PED)疫情,确定导致疫情的主要因素。

 

图片

 

  结果显示,猪群之间的流转是PED爆发的最主要原因,占到41.7%的比例。

 

  紧随其后的是仔猪过度密集养殖,占比15.8%,以及产房消毒不当,占14.6%。

 

  其他重要因素包括生产不均衡,占9.6%,物资、人员或气溶胶的传播途径,占9.2%,低水平的母源抗体保护,占2.9%,以及其他未明确因素,占6.3%。

 

  这些发现强调了在规模化养猪业中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以预防和控制PED的重要性。

 

  07 免疫策略对比

 

  在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对全国577家规模化母猪场进行了一项PED(猪流行性腹泻)暴发频率的调查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共有176家猪场经历了至少一次PED疫情,其中47家报告了多次感染事件;总计记录到240起PED案例。

 

  针对免疫策略的分析表明,采用高致病性活疫苗结合三周后的商品化灭活苗方案(以下简称策略A)的猪场中,PED的爆发率为39.5%(即每370个样本中有146例)。

 

  相比之下,使用商品化减毒活疫苗配合三周后的商品化灭活苗方案(以下简称策略B)的猪场,其PED爆发率则上升至45.4%(在207个样本里发现了94例)。

 

  进一步分析那些遭受两次以上PED侵袭的猪场数据时发现,实施策略A的猪场其发病率显著低于采用策略B者——前者为19.8%,后者高达37.1%。

 

  这组比较结果强调了不同类型免疫程序对于防控PED的重要性差异。

 

母猪和小猪

 

  08 控制的挑战

 

  1、免疫力可变的群体: 猪群的免疫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环境条件等,导致猪群免疫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和波动,增加了 PEDV 控制的难度。

 

  2、缺乏可靠的病毒源进行驯化: 目前,缺乏稳定、可靠的病毒源用于驯化和疫苗研制,使得防控措施的效果受到限制。

 

  3、清洁困难与生产中断: 在大规模养殖场中,清洁工作量大、难度高,且生产过程不能轻易中断,这给 PEDV 的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4、少量感染和阴性传播者: 少量感染和阴性传播者的存在使得 PEDV 的传播更加隐蔽和难以控制,增加了疫情监测和防控的复杂性。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