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三元杂交仔猪腹泻是什么原因造成?深度剖析病因与综合防治策略探究

来源: 猪业科学   2024-12-25 17:05:41   查看:  次

  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仔猪腹泻问题日益突出。仔猪腹泻是养猪业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多样,涉及病原微生物感染、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缺乏、环境应激等多个方面,而仔猪腹泻不仅影响猪只的成活率,还降低了饲料利用率,增加了养殖成本。为了有效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对仔猪腹泻的病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此有效的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益。

  1三元杂仔猪概述

  三元杂仔猪,即三元杂交猪仔,是指用第三品种的公猪与二元杂交所选留的一代杂交母猪交配后得到的二代杂种猪仔,是通过三个不同猪种按特定杂交组合顺序进行杂交后所产生的杂交育肥猪仔。这种杂交方式旨在结合不同猪种的优良特性,以提高生长速度、抗病力、生活力、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

  三元杂仔猪具有如下特点与优势:其一,生长速度快。日增重高,生长周期短;其二,抗病力强。杂交后代的抗病力通常优于单一品种;其三,生活力强。适应性强,易于饲养管理;其四,饲料转化率高。耗料少,长肉多,经济效益好;其五,瘦肉率高。肉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三元杂仔猪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饲料转化率高和瘦肉率高等优点,因此深受养猪场户的欢迎和消费者的喜爱。基于此,市场上优质的三元杂仔猪比普通猪仔更具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应针对性地治理三元杂仔猪腹泻,并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充分发挥其优良特性,实现高效益的生产目标。

  2三元杂仔猪腹泻的病因分析

  2.1补料期间腹泻的病因分析

  三元杂仔猪之所以易发营养性腹泻,根源在于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和发育阶段限制。这类仔猪的消化器官尚处于发育未成熟阶段,特别是消化腺体和消化酶系统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其对食物消化的能力有限,进而容易引发消化道功能障碍,表现为腹泻症状。

  鉴于三元杂仔猪具有显著的快速生长特性,通常在出生后7~10 d即开始尝试以乳猪料进行喂养,并在3~5 d的诱导期后顺利转为自主进食。然而,这一时期的仔猪,其消化腺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具体表现为胃液中游离酸浓度不足,难以有效激活胃蛋白酶,从而影响了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有效分解和吸收。

  而当饲料配方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20%,且氨基酸配比不均衡,特别是关键性氨基酸如蛋氨酸和赖氨酸供给不足时,会极大地增加仔猪消化系统的负担。这些限制性氨基酸的缺乏,不仅影响了蛋白质的整体利用效率,还直接触发了更为严重的营养性腹泻问题,对仔猪的健康成长构成了显著威胁。

  2.2断奶前后腹泻的病因分析

  2.2.1断奶仔猪肠胃消化道酸度影响腹泻

  肠道的酸性环境是维护仔猪肠道健康、抑制有害菌繁殖的重要防线。正常情况下,仔猪胃肠道内的益生菌偏好pH低于4.0的酸性环境,这有助于抑制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在中性或弱碱性,pH6.0~8.0的环境下易于存活的致病菌。然而,断奶后,由于应激反应及乳汁和主要乳糖来源的缺失,仔猪体内酸性物质分泌减少,肠道pH上升,为致病菌的存活与增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进而诱发腹泻。

  2.2.2仔猪对饲料消化吸收不良造成腹泻

  断奶初期,仔猪的消化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难以迅速适应从易消化性的母乳向复杂植物性饲料的转变。初期可能出现拒食现象,随后因饥饿而大量采食,但这种突然增加的饲料负荷,尤其是富含植物纤维的断奶饲料,难以被迅速且有效地消化,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发育受阻,未完全消化的饲料残渣在小肠内滞留,为致病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最终引发腹泻。

  2.2.3日粮蛋白抗原引发的过敏反应

  饲料中的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等植物性蛋白,因其高抗原性,在通过消化道时可能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导致肠道黏膜受损,这种损伤不仅削弱了肠道的屏障功能,还促进了致病菌的入侵和定殖,进而引发腹泻。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肠道黏膜的损害程度各异,但大豆蛋白因其普遍性和高抗原性,成为引发此类过敏反应的主要元凶之一。

  2.3病原性腹泻

  2.3.1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特别是由传染性病毒如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引起的,其危害尤为严重。一旦感染,病猪会表现出明显的精神萎靡,排泄频率急剧上升,且排泄物多为水样,极易导致猪体脱水。由于此类疾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迅速采取防控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2.3.2细菌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在新生仔猪中尤为常见,主要由各类痢疾细菌引发。其典型症状包括粪便中混有血液,伴有强烈的恶臭,并可能影响到病猪臀部和后肢的色泽变化。此外,病猪会出现食欲不振,甚至完全拒食,尾部可能出现持续出血,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对于此类腹泻,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以减少病猪的痛苦并提高存活率。

  3三元杂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3.1强制免疫接种

  当前市场上涌现了多样化的商业化疫苗,其中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苗尤为突出,不仅能够为母猪构建坚实的免疫屏障,还能直接赋予仔猪被动免疫保护,显著提升其抗病能力。对于生猪养殖规模较大的农户而言,推荐在母猪产后40 d及仔猪出生后15 d内,接种新型的人畜共患鸡传染性肠胃炎流感双联灭活苗,此举不仅增强了猪群的整体免疫力,还确保了仔猪能从初乳中充分吸收母源抗体,进一步巩固其被动免疫防线。此外,针对仔猪,另一种有效策略是在分娩后立即给予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苗弱毒疫苗,此举能迅速激活仔猪的主动免疫机制,尤其是在缺乏预先免疫且产房环境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其效果尤为显著。

  3.2加强饲养管理

  优化养殖始于精细化的母猪饲养管理,确保仔猪获得充足的初乳以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础。仔猪出生后,应立即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并维持保育房的高标准卫生环境,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适时进行断乳与开食训练,以减轻其应激反应。在引入外来猪只时,应严格加强生猪进口与运输的监管,积极推广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从根本上降低病毒性腹泻等疾病的发病率。实施分阶段饲养策略,将不同发育阶段的仔猪分开管理,每批猪只售出后,务必对整个圈舍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并空置至少一周时间,以彻底消除病原残留,避免交叉感染,从而有效降低包括病毒性腹泻在内的各类传染性疾病对猪群健康的威胁。

  3.3落实安全防控措施

  首先,亟需加速生猪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进程,强化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措施,以高效防控畜禽疫病,同时深化场内管理,严格把控场区内外环境,实施严格的人员与车辆出入管理制度。对于病死猪及兽医检验废弃物,必须执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流程,以切断疫病传播途径,保障生物安全。

  其次,应构建一套全面细致的猪舍卫生管理体系,确保每日彻底清除粪便与尿液,维持猪舍的清洁与干燥状态。在场区及舍内广泛采用多种消毒剂进行定期深度消毒,特别是产房区域,需遵循“全进全出”原则,即完成一批猪只的饲养周期后,立即清空猪舍,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并空置至少一周,以消除潜在交叉感染风险。此外,还需实施科学合理的喂养策略,特别是在断奶初期,采用分阶段饲养法,以减少仔猪痢疾发生率,并尽量保持原有饲喂模式与猪舍管理的一致性。

  最后,通过精细调整饲料配方、优化饲养环境及改进饲养方式,将外部环境对仔猪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实现定时定量饲喂,增加夜间补饲,避免营养过剩导致的消化问题进而引发的腹泻。

  3.4增强仔猪的免疫力

  为确保新生仔猪具备强大的免疫力,需实施早期免疫干预。具体措施包括:每次饲喂时给予1~1.5 mL长效四环素,并确保每只仔猪均能固定获得充足的初乳,从而吸收足够的母源抗体。在仔猪3日龄及10日龄时,分别注射1~1.5 mL右旋糖酐铁注射剂,此举不仅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腹泻,还能促进仔猪的健康成长。同时,应加强对仔猪的免疫接种计划,增强母猪的主动免疫能力,特别是采用K88、K99基因工程疫苗,在出生后第3天和第7天进行接种,以高效预防仔猪下痢,保障猪群整体健康水平。

  3.5腹泻的有效治理

  一是清理胃肠。首要任务是清除消化道内的积粪及有害毒素,以保护肠道黏膜免受进一步损害,为康复创造有利条件;二是抑菌消炎。针对不同类型的腹泻病因,需选用适宜的药物治疗。细菌性腹泻可选用卡那霉素、乙酰甲喹、磺胺类药物;病毒性腹泻则可考虑中成药如五苓散;寄生虫性腹泻则应根据寄生虫种类选用血虫净、磺胺类、伊维菌素、灭绦灵或吡喹酮等药物;三是收敛止泻。利用活性炭、石榴皮等具有吸附和收敛作用的天然物质,可有效缓解腹泻症状,促进病情改善;四是防止脱水。脱水是痢疾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及时补液,可使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并适量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B1、肌苷等以增强体质;五是健胃开食。腹泻缓解后,为促进仔猪食欲恢复及消化吸收功能,可投喂人工盐、酵母、健胃散等开胃健脾药物,加速康复进程。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三元杂仔猪作为肉质好,生长快,瘦肉率高,易养殖的品种,深受农村养殖户的青睐。但是仔猪腹泻是养猪业中的一大难题,但其病因复杂多样,养殖技术人员应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营养水平,同时改善仔猪养殖的环境卫生,不断强化免疫接种和合理使用药物等措施,以有效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猪业的发展,养殖技术人员应及时更新养殖技术,针对仔猪腹泻的情况,优化腹泻治理方式,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