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蓝耳病继发副猪和链球菌感染,该怎么办?

来源: 养猪管理与技术   2024-12-24 17:08:14   查看:  次

  猪蓝耳病与副猪嗜血杆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猪只蓝耳不稳定会导致副猪嗜血杆菌高发,而高发的副猪嗜血杆菌又会与蓝耳一起,加重猪只发病症状,导致死亡率升高;

  而对于如何防控蓝耳与副猪嗜血杆菌,或者是先防控蓝耳还是先防控副猪嗜血杆菌(补充:此外还有链球菌),每个养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并且不同的猪场,其发病的症状也有较大区别。

  猪只蓝耳继发的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的发病特征:

  ①猪只高发阶段:30日龄-60日龄;

  ②猪只症状特征:

  仔猪采食下降、嗜睡、发烧、皮肤潮红炸毛、全身性败血症、脑炎、关节炎(链球菌为化脓性,副猪为浆液性病变)、眼结膜潮红、持续消瘦、均匀度差、保育中后期仔猪的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加;

  ③猪只病理变化:

  猪只心包胸腔纤维素性积液(颜色发黄、绒毛心)、心肌与肺脏(肾脏)点状出血、淋巴结肿胀、黏膜片状出血、皮下水肿明显、肺脏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暗红色;

  ④发病规律:

  母猪耐过后可产生保护抗体,保护仔猪,但有效保护期为15天左右,所以当仔猪在21日龄断奶转至保育舍后,因蓝耳或副猪嗜血杆菌叠加断奶应激,导致的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迅速上升;

  可以认为,蓝耳的不稳定,对副猪嗜血杆菌具明显的引爆或放大效果。

  猪蓝耳病继发副猪和链球菌感染是养猪生产中较为棘手的情况,以下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疾病发生机制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该病毒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使其功能受到抑制,导致猪只机体免疫力下降,呼吸道和生殖系统的防御屏障被破坏。在此基础上,原本就存在于猪舍环境、猪只体内的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等条件性致病菌,就容易趁机大量繁殖并突破机体防线,进而引发继发感染,加重猪只的病情,使疾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治疗难度也显著增加。

  二、临床症状

  1.猪蓝耳病原发症状:

  •母猪表现:主要出现繁殖障碍症状,如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情况,部分母猪产后无乳或乳汁减少,体温可能稍有升高,精神沉郁,采食减少,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有的母猪耳部、腹部等皮肤发绀(呈现蓝紫色)。

  •仔猪表现:新生仔猪活力差、体弱,呼吸急促、困难,有的出现震颤、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死亡率较高;断奶仔猪和保育猪体温升高,可达40℃-41℃,精神萎靡,采食下降,咳嗽、气喘明显,生长发育迟缓,部分仔猪还会出现眼结膜炎、眼睑水肿等症状。

  2.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症状:

  •病猪体温反复升高,可达40.5℃-42℃,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废绝,被毛粗乱,身体消瘦。

  •关节肿胀、疼痛,跛行较为常见,多发生在腕关节、跗关节、肘关节等部位,严重时病猪不愿站立和走动,常卧地不起,这是因为副猪嗜血杆菌可侵袭关节部位,引发炎症反应。

  •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且加重,除咳嗽、气喘外,呼吸时可听到胸膜摩擦音,这是由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胸膜炎等胸腔内病变所致。有的猪还可见胸部、腹部等部位皮肤发红、发绀,部分猪会因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导致呼吸困难加剧,最终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

  3.继发链球菌感染症状:

  •败血型:病猪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1℃-43℃,精神萎靡,结膜潮红,呼吸急促,皮肤有紫红色出血点,尤其在腹部、耳部、四肢内侧等部位较为明显,后期可能出现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转圈、磨牙、抽搐等,病程较短,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关节炎型: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发热、疼痛,跛行,与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关节炎症状有相似之处,但链球菌引起的关节炎可能在局部炎症表现上更为突出,如关节周围红肿更明显等,关节腔内可见黄色或脓性渗出液,影响猪只正常活动和采食。

  •脑膜炎型:多发生于仔猪,病猪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如突然倒地、四肢划动、角弓反张、抽搐、尖叫等,体温可能升高,病情发展迅速,预后较差,致死率较高。

  三、病理变化

  1.猪蓝耳病相关病理变化:

  •肺部可见间质性肺炎变化,肺脏呈斑驳状,质地变硬,切面湿润,有不同程度的实变和淤血,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同时可见大量被病毒破坏的肺泡巨噬细胞。

  •淋巴结肿大、出血,尤其以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等较为明显,切面多汁、呈暗红色。

  •母猪生殖系统出现病变,如子宫内膜充血、水肿,胎盘有不同程度的坏死、钙化等情况,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和存活。

  2.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病理变化:

  •胸腔、腹腔、心包等部位出现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纤维素附着,严重时这些部位的脏器之间会发生粘连,影响心肺等器官的正常功能。

  •关节腔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包括浆液性、纤维素性或脓性渗出物,关节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导致关节肿胀、变形,影响关节活动。

  3.继发链球菌感染病理变化:

  •败血型:全身各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血液凝固不良,脾脏肿大、呈暗红色,质地柔软,肝脏、肾脏等实质器官可见淤血、肿大,有散在的出血点或坏死灶,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液增多、浑浊。

  •关节炎型:关节囊增厚,关节腔内充满黄色或脓性渗出液,滑膜充血、水肿,周围软组织也有炎症反应,伴有肿胀、充血等情况。

  •脑膜炎型:主要病变集中在脑部,脑膜明显充血、水肿,脑实质有出血点、小软化灶等,脑室扩张,脑脊液增多且浑浊,神经细胞有变性、坏死等变化。

  四、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

  根据猪只的临床表现,如先出现猪蓝耳病的典型症状(繁殖障碍、呼吸道症状等),之后又相继出现副猪或链球菌感染对应的关节肿胀、神经症状、胸膜炎等症状,可以初步怀疑是蓝耳继发感染情况,但仅凭临床症状难以准确确诊,因为部分症状与其他疾病有相似之处。

  2.病理剖检诊断:

  通过对病死猪进行详细的病理剖检,观察到上述提到的猪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各自相关的典型病理变化,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同样需要与其他类似疾病的病理特征相鉴别,例如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纤维素性炎症与其他细菌引发的类似炎症表现需仔细区分。

  3.实验室诊断:

  •病毒检测:对于猪蓝耳病,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猪血清中的蓝耳病抗体水平,或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病料(如肺脏、淋巴结等组织)中的蓝耳病病毒核酸,以确定猪蓝耳病的感染情况。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采集有关节炎症、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部位的病料,分别接种到适合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生长的特定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然后通过生化试验、革兰氏染色、血清型鉴定等方法,确定是否有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感染以及具体的血清型,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血清学检测:利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猪血清中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的特异性抗体,辅助判断猪只是否感染这两种细菌,但要注意抗体检测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诊断结果综合判断。

  五、防控措施

  1.疫苗接种:

  •猪蓝耳病疫苗: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和当地流行毒株情况,选择合适的猪蓝耳病疫苗,如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一次,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仔猪可在14-21日龄首免,间隔3-4周进行二免;种公猪每3-4个月免疫一次,维持猪群较高的免疫水平,降低猪蓝耳病的发病风险,从而减少继发感染的可能性。

  •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和链球菌疫苗:有条件的猪场可选用相应的多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仔猪一般在30-40日龄首免,60-70日龄二免;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一次,种公猪每年免疫1-2次,增强猪只对这两种细菌的抵抗力。

  2、免疫方案建议:

  ①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

  一胎次母猪:分娩前8周免疫1次,此后3周后二次免疫;

  经产母猪:分娩前5周免疫1次;

  仔猪:14日龄第一次免疫,35日龄第二次免疫;

  ②蓝耳疫苗:

  母猪每年3、7、11月各免疫1次蓝耳VR2332型疫苗;

  仔猪:7日龄免疫0.5头份、21日龄免疫1头份的蓝耳VR2332型疫苗;

  2.饲养管理:

  •环境控制: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清扫、消毒,维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降低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控制好猪舍的温度和湿度,例如保育猪舍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60%-70%为宜,为猪只营造健康舒适的生长环境,增强猪体免疫力,减少应激因素诱发疾病。

  •全进全出制度: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一批猪全部转出后,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空栏处理,再转入新的猪群,这样能有效清除环境中的病原体,减少猪只感染的机会。

  •营养均衡:提供营养全面、配比合理的饲料,确保猪只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呼吸道黏膜和免疫系统有保护作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满足猪只生长和免疫需求,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

  3.生物安全:

  •人员车辆管理:严格限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猪场,进入猪场的人员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套,经过消毒通道、洗手消毒等程序;外来车辆要在猪场入口处进行全面的喷雾消毒、轮胎消毒等处理,严禁未经消毒的车辆进入生产区,防止外来病原菌传入猪场。

  •引种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如果需要引种,要从无疫病的正规种猪场引进,并做好严格的隔离观察(隔离30-45天,期间进行抗体检测和健康监测)和疫苗接种等工作后,再合群饲养,避免引入带毒(菌)猪只引发疫病传播。

  4.治疗措施:

  •针对猪蓝耳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如使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中药制剂(如麻杏石甘散等),缓解呼吸道症状;对于发热的猪只,可适当使用退烧药(如氨基比林等,但要注意剂量和使用规范);同时补充营养和电解质,维持水盐平衡,帮助猪只增强体质,抵抗病毒。

  •针对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对副猪嗜血杆菌敏感的药物有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对链球菌敏感的药物有青霉素、阿莫西林、磺胺类药物等。例如,头孢噻呋按每千克体重3-5毫克的剂量肌肉注射,每日1-2次;阿莫西林拌料给药时,每吨饲料添加500-1000克,连续使用3-5天。但具体用药剂量和疗程要根据猪只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确保治疗效果。

  猪蓝耳继发副猪、链球菌感染情况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控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