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专家Neil DeBuse博士认为,现在是时候对蓝耳病现有控制策略进行深入和彻底审视了。他表示,必须根据丹麦和美国出现的疫苗毒重组事件的信息,对现有蓝耳病控制策略进行重新审视。
Neil DeBuse
Neil DeBuse是明尼苏达猪繁殖中心的兽医,包括他在内,很多兽医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即对现有的蓝耳病的主要控制策略做出重大改变。也就是说,不能够再把蓝耳病弱毒苗作为主要或者唯一的控制手段。
蓝耳弱毒苗的成分是活的、弱毒的毒株,理论上不会导致疾病。但是,接种弱毒苗之后的排毒过程可以持续长达60-90天。DeBuse说,蓝耳会重组(两种毒株交换基因形成一个新毒株),这个现象我们知道了至少20年了。2019年丹麦养猪业的重组毒株事件,可以直接追溯到两款商用蓝耳弱毒苗。
重组很普遍
DeBuse博士认为,重组非常的普遍。“我相信,丹麦发生的事情在美国每周都在发生”,Debuse博士说,:“只不过由于丹麦全国整体较高的猪群健康水平(80%的猪蓝耳阴性或先阴),同时专业兽医高度协调,才发现了这个重组。我认为这一发现向我们指明了一个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不幸事实。那就是弱毒苗是造成蓝耳新毒株出现的主要原因。行业需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2019年的丹麦蓝耳重组事件之后,欧洲药品管理局(EPA)的一个委员会对现有数据进行了审查,并于2021年4月发布了调查结论。简而言之,蓝耳弱毒苗带来的好处持续大于带来的风险,应额外发出警告谨慎使用,以限制不同蓝耳毒株包括疫苗毒在内的毒株之间的重组。
在疫情爆发后的20周以内,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
DeBuse表示,未来的防控策略应着眼于初级干预策略,避免母猪及尚未初生的仔猪和哺乳仔猪的“双重感染”。作为兽医,我们需要有纪律来实施符合这一原则的新解决方案——避免双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