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非典型性猪瘟的防治

来源: 未知   2011-03-15 16:14:15   查看:  次

    非典型性猪瘟已经成为国内目前最让养猪场头疼的一项疾病,主要要侵害哺乳小猪及保育期小猪,保育期耐过小猪在中猪阶段也时有发生。

主要症状

    从病理学原理上分析,主要因母体携带猪瘟病毒或母体猪瘟抗体不足引起,加上母猪防疫时间上存在的误差,母猪在哺乳期猪瘟的抗体较差,母源性抗体不足以让哺乳期小猪从母乳中获取抗源,导致小猪先天性携带猪瘟病毒,携带非典型性猪瘟的初生小猪,外观症状主要表现为:初生时周身遍粘液状胎粪,不易擦干净,毛乱无光泽,体温微高,畏寒打颤,喜欢打堆,腹泻不止,保温箱内常有腹泻粪便,哺乳能力差,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复发率高;后淋巴明显肿大,后腹内部毛囊突起或出现红点,四颗犬齿齿尖不同程度的变色,发黄或发黑,个别小母猪出现阴户发紫肿胀现象。

    后期剖检症状与非洲猪瘟极其相似,表现为: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内粘膜、肺小叶及内脏间隙不同程度的出现水肿,淋巴肿大、出血,胃粘膜及肠系膜充血,胃及小肠、大肠壁变薄或透明,肾色泽浅、有出血点,脾脏出血性梗死、边缘呈黑紫色。

    保育期小猪若防疫不得当,多在断奶后6-8天呈全窝性暴发,腹泻不止,高温,畏寒,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复发率高,逐渐消瘦,呈慢性衰竭性死亡,病程6—15天,个别耐过猪,毛焦乱无光泽,消瘦,生长缓慢,成为僵猪。

防治措施 

    非典型性猪瘟的防治主要从繁殖猪群做起,繁殖猪群是一个养猪场大多数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只有做好了繁殖猪群的净化与防疫才能确保其后代猪群的健康生长。首先需要净化的是种公猪,发现种公猪属非典型性猪瘟的带毒猪,一定要坚决淘汰更新!对于繁殖母猪群要彻底的做好猪瘟疫苗的防疫,目前大多数中小型养猪场的母猪已经成为非典型性猪瘟病毒的携带者,全部淘汰的可能性不大,唯一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加强防疫,让母猪在哺乳期有较高的猪瘟抗体,充分让哺乳期小猪从母乳中获取足够的母源性抗体,哺乳期小猪尽量不做或少做疫苗,减少小猪在哺乳期的疫苗应激,保证小猪在哺乳期间的健康生长。小猪断乳后要及时制定好免疫程序,把猪瘟疫苗的防疫放在第一位,然后根据本场猪群受威胁疫病的轻重情况依次下排其它类别的疫苗。

    对于已经造成非典型性猪瘟感染的猪场,可采取早期断乳,提前加强猪瘟疫苗的防疫,同时辅以对症疗法,控制继发性感染;保育期小猪发现有非典型性猪瘟的猪场,在得到准确诊断后,最佳的治疗方案是采取大剂量猪瘟(脾淋苗)疫苗的强制性免疫,根据小猪外观症状的轻重,疫苗使用剂量保持在4-6头份/2亳升,注射可采取颈部肌肉或后肢大腿内侧深部肌肉注射,注射后要严格做好注射孔的消毒,避免疫苗药液给环境造成污染(强制性免疫过程中个别体质虚弱的小猪可能会因疫反应发生急性猝死);第一次强制性免疫后,外观症状一般在一周后逐渐恢复正常,间隔一个月后可用普通的猪瘟弱毒疫苗4-8头份/2毫升加强免疫一次。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