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蓝耳病如何防治?

来源: 未知   2011-03-08 12:37:00   查看:  次

 

 本病发生时,临床症状明显与否,往往与猪群机体的免疫状况、病毒毒力强弱、猪场管理水平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本病随风传播迅速,空气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饲养管理不完善、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猪群密度过大,为本病的爆发提供了条件。临床上将本病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亚临床型。
    急性型:母猪发烧,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嗜睡,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间情期延长或不孕。怀孕母猪发生流产(多为怀孕后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有的出现产后无乳。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迫促,或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产后一周内仔猪的死亡率明显上升。有的病猪在耳、腹侧及外阴部皮肤呈现一过性青紫色或蓝色斑块。仔猪表现体温升高(39.5—41度),呼吸困难,有的呈现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明显消瘦,死亡率高,可达80%以上。
    慢性型:大多数患慢性型PRRS的母猪,其繁殖性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每窝活仔猪数会减少,同时受胎率会长期下降10—15%。育肥猪对本病易感性较差,临床仅出现轻度厌食和呼吸道症状。公猪的发病率较低,感染后一般体温不升高,精液质量下降。
    亚临床型:大多数被感染的育成猪呈现亚临床症状,这类病猪不表现症状但排毒。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疫苗,弱毒疫苗相对效果较好,但应慎重使用。灭活苗效果不确定。爆发该病的场,可考虑使用自家弱毒苗。据很多场家经验显示自家疫苗相对安全且效果较佳。
    必须建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减少该病的危害:
    1、猪舍之间进行隔离。产仔舍和保育舍应在上风向。
    2、认真执行全进全出制度,进行严格的空舍消毒工作,消毒空舍最低需14天。
    3、严格执行全场健康控制规章制度。
    4、注意仔猪的饲养管理,加强环境卫生控制。
    5、母猪怀孕70天以前流产,可尽早配种;怀孕70天后流产,间隔21天以上再配种。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