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什么是SPF猪?《新环保法》出台后对养猪业有何影响?中国养猪业未来的发展模式是什么?影响养猪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养猪企业如何选择饲料产品?带着这些问题,小编采访了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的沈军主任,沈主任以管理中心拥有的原种猪场为例,谈时下中国养猪业应该关注的要点。
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中国SPF猪引领者
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成立于1988年,现隶属于首农集团,成立之初是由北京市科委牵头,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兽药检查所、首农集团等几家单位共同创办的。80年代末,北京市已有上千家百头规模存栏母猪的猪场,猪病是当时北京市乃至全国养猪行业最大的问题,为了解决猪场疾病净化的问题,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应运而生。所谓SPF猪是指一种无特定病原猪,引进SPF猪概念时,专家组定了7种疾病,随着新的疾病出现,逐步补充并增加到了12种,中国最新的猪病国标也是育种管理中心负责起草的,标准水平全球最高。管理中心1988年正式从国外引进了SPF猪项目,项目引进后的研究重点是根据中国的猪病国情,培育研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SPF猪,所有的相关设备都是从美国进口、猪种从英国进口、技术从丹麦引进,初始投入了100多万美金,累计到今已投入5000多万人民币,并于1992年获得了北京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经过20多年的发展,管理中心从建立之初的一个存栏母猪100头的小核心场,发展到现在已有原种猪场两家,总存栏母猪550头,两个原种猪场的总占地面积在100亩左右。管理中心现在主要以向外出售种猪和实验猪为主,出栏的种猪主要供给各大种猪场,实验猪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各大院校以及一些生产疫苗的企业,两个原种猪场一年可提供出栏种猪8000-9000头。
《新环保法》出台,养猪场“压力山大”
《新环保法》出台以后,环保的压力对养猪企业,特别是对于北京的养猪企业来说越来越大,作为我们国家的首都,未来3-5年内北京市的猪场、特别是大规模的商品猪场都将逐步迁往外地。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隶属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对于环保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了进一步提高猪场的环境水平和环保设施,仅仅近3年的时间,管理中心就投入了300多万元用于环保建设和排污的治理,每个原种猪场都新增了一套污水处理设备。对于猪场粪便的处理,一部分采取水冲粪,大部分是采取人工干清粪的方式(节约水资源),此外猪场还建有化粪池、沼气池、膜处理设备等设施,每10吨污水经膜处理后有6吨水可以再循环利用。此外,两个猪场的环保设施运营维护费用每年还需要40-60万元。
行情低迷时,“养好猪比多养猪更重要”
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在2013年-2014年的低迷市场行情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中心的产品为种猪,相比较于商品肥猪,附加值较高,因而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却未伤筋动骨。2014年中心种猪销售下降了30-40%,2015年预计将下降2/3。行情的持续低迷导致了猪场引种的需求很低,现在中国存栏母猪的数量已经跌破4000万头,短期内尚未看到猪场有积极引种补栏的意愿。经历过13年-14年的低迷市场行情洗礼后的中国养猪人开始越来越理性,深刻领会了“养好猪比多养猪更重要”的道理,不再像从前一样盲目扩大饲养规模,而是更加重视投入产出比,注重精细化养殖。
养猪业发展模式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中国养猪业未来该如何发展?行业内的很多专家学者也一直在讨论这一问题,从这几年中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规模化猪场的比例还是在不断增加的,小散户在不断降低,未来8-10头母猪的散养户逐步会退出市场,80-100头母猪的小型猪场还将会长期存在,两头发展的模式还将是未来中国养猪业发展的主流模式。美国大规模、集约化的饲养模式是不是就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发现,13年-14年虽然市场行情很差,但是数目众多的小猪场和散养户依然存在,并没有完全退出生猪养殖行业,这说明,小猪场和散养户的存在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散养户在计算养殖成本时与正规的养殖企业不一样,像水电、场地、以及人工这些方面很多都没有算入生产成本之中,无形中降低了成本,因此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我们搞养猪业不能一刀切,照搬国外的模式,还是应该走符合中国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