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翔股份常务副总裁张从林
从超高收益到收益暴跌,再到如今的微利时代,近几年犹如过山车般的生猪行情,刺激着养猪人的小心脏,持续的增效降本成为大家的定心丸,正如扬翔股份常务副总裁张从林此前所言,“我们控制不了猪价,但我们可以控制养猪成本。”
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肉类消费模式调整、养殖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中国养猪业的格局正在被重新定义,如何适应新形势并且持续发展?核心还是养猪能力。
在第十三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主论坛上,张从林与海内外顶尖权威专家学者、资深从业者齐聚一堂,探讨养猪业面临的风险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分享了猪场打造持续盈利能力的路径和策略。
猪肉消费结构的变化尤为显著。如今,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虽仍达30.5公斤,但在整体肉类消费中的比重已从前几年的66%下降至57.8%。这背后既有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影响,也有其他肉类替代品市场竞争的因素。
与此同时,PSY 每年也在持续的上升。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PSY平均水平为20.4头,并且以每年0.6-0.8的速度递增。“这意味着,未来8-10年,中国平均PSY或超过28头,未来市场上的猪只会越来越多,因为母猪产仔数提高了。”张从林表示。
在此情况下,有几类猪场会最先被淘汰,一是环保不达标的;二是土地手续不合规的;三是养殖成本比较高的;四是对人工依赖程度高的猪场或者说企业。未来只有合规经营、养殖成本低的一些猪场和企业才能生存下来。
存活下来的猪场要想实现持续盈利,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猪场成本高企与疾病存在较大关联,非瘟只要有一次的防控失误,假设猪群的损失在5%以内,分摊到每头猪的损失在50块以上。
蓝耳病则是除了非瘟外影响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阴性场发病平均每一头肉猪就会损失100-500块,如果是阳性活动场,仔猪、弱猪的比例都会增加,每一头猪平均下来造成的损失大概也有二三十块钱。
养好的公猪和母猪
好的公猪即生长速度快、料肉比在2.1以下的公猪,假设所选的公猪从断奶到上市这一阶段,日增重能够达到750~800克,分摊到每头猪身上成本可降低八九十块钱。如果料肉比降到2.4,按照出栏125公斤、饲料2800元一吨计算,每头猪能节省70块的饲料费。母猪则选择繁殖率高、产仔数高、奶水好的。
精准营养
做好价值采购,在一些原料比较贵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高粱、大麦、糙米等其他一些品种进行替换,按照这个配方成本,饲料成本每吨可降 200-300元。同时,做到原料、营养需求量、配方、加工工艺及饲喂的精准,满足猪只所需的营养量又不浪费饲料。
抓好生产,通过生产提高效率
包括适当提前后备母猪配种日龄,以及提高后备母猪的存种率和留存率,采用配种前短期优饲的方式提高产仔数,提升母猪的满产率,开展批次化生产等。
智能化养猪将颠覆传统猪场,多用设备,少用人工,这是大势所趋。
打造团队
团队成员工作要认真负责、养猪能力强、技术过硬,养好猪离不开一个专业又稳定的团队。
在猪价波动频繁的市场环境中,如何组织好销售、实现利润最大化是猪场需要思考的问题。
包括适度的规模、充裕的现金流、安全生产、合规经营、良好的企业生态等方面,才能真正把风险控制好。
船的航行需要压舱石,即使遇上大风大浪,也可以避免大幅摇晃和翻沉。在养猪形势瞬息万变的当下,养猪也需要“压舱石”,才能安全度过每一波风浪的袭击,希望以上经验分享能给到养猪人一定借鉴,提升养猪能力,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