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官网2025年11月3日消息,山东省2025年三季度猪价承压回落,陷入亏损区间。按120公斤体重测算,自繁自育盈亏成本线为13.73元/公斤,三季度头均获利60元;外购仔猪育肥盈亏成本线为14.68元/公斤,头均亏损54元。规模猪场出栏肥猪平均体重130.99公斤,头均获利60元。
一、自繁自育
1、成本(每头):仔猪380元,饲料930元,疫苗25元,用药25元,生物安全成本20元,水电费25元,人工70元,固定资产折旧55元,财务25元,低值、维修20元,死亡淘汰均摊25元,合计1600元。
按本季度适宜育肥猪平均体重120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13.33元。
2、价格盈亏点:13.33×(1+3%)≈13.73元/公斤,其中增加3%加权是考虑养殖水平、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3、三季度生猪监测:三季度山东省活猪出栏均价为14.23元/公斤,环比降低5.20%,同比降低27.84%。
4、养殖收益:按出栏体重平均120公斤计,120×(14.23-13.73)≈60元/头。其中三季度盈利最高点为7月13日的178.8元/头,相比较于本季度内最低点(9月28日亏损81.6元/头),本季度生猪养殖收益降幅为146%。
5、养殖风险: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为8分,主要风险因子为价格风险7分、生物安全风险8.5分。
二、外购仔猪育肥
1、成本(每头):仔猪550元,饲料900元,疫苗25元,用药20元,生物安全成本20元,水电费25元,人工60元,固定资产折旧45元,财务20元,低值、维修20元,死亡淘汰均摊25元,合计1710元。
按育肥猪平均体重120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14.25元。
2、价格盈亏点:14.25×(1+3%)≈14.68元/公斤,其中增加3%加权是考虑养殖水平差异、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3、三季度生猪监测:三季度山东省活猪出栏均价为14.23元/公斤,环比降低5.20%,同比降低27.84%。
4、养殖收益:按出栏体重平均120公斤计,120×(14.23-14.68)≈-54元/头。其中三季度盈利最高点为7月13日的64.8元/头,相比较于本季度内最低点(9月28日的-195.6元/头),本季度生猪养殖收益降幅为262%。
5、养殖风险: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为7.5分,主要风险因子为价格风险7分、生物安全风险8分。

三、山东省规模场监测
1、三季度规模猪场监测:三季度山东省规模猪场生猪出栏平均体重为130.99公斤/头,环比升高0.88%,同比减少0.19%;活猪出栏均价为14.56元/公斤,环比降低3.89%,同比降低26.09%;出售肥猪成本14.10元/公斤,环比降低1.40%,同比减少7.90%。
2、三季度规模猪场平均收益:130.99×(14.56-14.10)≈60.26元/头,其中规模以上猪场7-9月份头均月度盈利水平分别是99元、74元和7元。
备注:仔猪成本为21日龄断奶小猪,其成本为前期母猪等各环节费用均摊到仔猪;饲料、用药、用苗、水电、人工、固定资产折旧、财务是21日龄到育肥结束期间的费用;育肥猪是指120kg出栏肥猪,如出栏体重低于或多于以折算此体重计算;盈亏点价格确定是在所有养殖要素组成直接成本基础上,考虑产业不同规模养殖水平差异、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自繁自育模式增加3%加权,外购仔猪育肥模式增加3%加权计算得来;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以1-10分计算,主要风险因子包括生物安全风险、价格风险、质量安全、政策风险(如环保等)和不可抗力等。

四、三季度行情走势与后市预测预警
三季度山东省生猪均价震荡下行,屡创新低。三季度,由于天气较为炎热,猪肉消费处于淡季,下游市场承接能力有限,生猪价格相应回落,由7月初的15.22元/公斤降至9月末12.86元/公斤,降幅达16%,生猪养殖效益逐步陷入亏损区间。
三季度,山东省规模猪场头均盈利60元左右,少数自繁自育、经营管理好的规模企业头均盈利100元左右,9月中旬由盈转亏;受2025年上半年仔猪价格高企影响,三季度外购仔猪三季度持续亏损,头均亏损约120元。
后市,行业进入底部震荡期,甚至还有继续创新低的可能。短期而言,阶段性供强需弱施压猪价弱势延续。因能繁母猪高存栏及上半年新生仔猪增加,生猪供给短期内难以改善;10月份,双节过后下游消费相对平淡,猪价仍将寻底,行业将继续处于“磨底阶段”。但需关注二次育肥进场对于猪价的托底作用,随着猪价进入低位,二育入场有所增多,截流部分标猪,对短期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中期看,11-12月份需求或提升。随着气温逐步转凉,市场进入年底的季节性消费旺季,需求边际向好,尤其是冬至前后,进入南方腌腊季节,大猪供给逐步偏紧,标肥价差走扩,或促动二次育肥再次进场,猪价或阶段性触底向上。但在供应过剩的大背景下,反弹空间预计有限。具体行情波动受养殖企业的出栏节奏影响。长期来看,在生猪产能调控政策下,市场供需格局有望得到改善。若10月开始母猪产能明显去化,2026年下半年生猪产业或将迎来利好。
建议业内需关注政策对市场的实时影响,以及猪价下跌后的二次育肥节奏、肥标价差、出栏体重等因素,合理把握出栏节奏。
一、自繁自育
1、成本(每头):仔猪380元,饲料930元,疫苗25元,用药25元,生物安全成本20元,水电费25元,人工70元,固定资产折旧55元,财务25元,低值、维修20元,死亡淘汰均摊25元,合计1600元。
按本季度适宜育肥猪平均体重120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13.33元。
2、价格盈亏点:13.33×(1+3%)≈13.73元/公斤,其中增加3%加权是考虑养殖水平、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3、三季度生猪监测:三季度山东省活猪出栏均价为14.23元/公斤,环比降低5.20%,同比降低27.84%。
4、养殖收益:按出栏体重平均120公斤计,120×(14.23-13.73)≈60元/头。其中三季度盈利最高点为7月13日的178.8元/头,相比较于本季度内最低点(9月28日亏损81.6元/头),本季度生猪养殖收益降幅为146%。
5、养殖风险: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为8分,主要风险因子为价格风险7分、生物安全风险8.5分。
二、外购仔猪育肥
1、成本(每头):仔猪550元,饲料900元,疫苗25元,用药20元,生物安全成本20元,水电费25元,人工60元,固定资产折旧45元,财务20元,低值、维修20元,死亡淘汰均摊25元,合计1710元。
按育肥猪平均体重120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14.25元。
2、价格盈亏点:14.25×(1+3%)≈14.68元/公斤,其中增加3%加权是考虑养殖水平差异、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3、三季度生猪监测:三季度山东省活猪出栏均价为14.23元/公斤,环比降低5.20%,同比降低27.84%。
4、养殖收益:按出栏体重平均120公斤计,120×(14.23-14.68)≈-54元/头。其中三季度盈利最高点为7月13日的64.8元/头,相比较于本季度内最低点(9月28日的-195.6元/头),本季度生猪养殖收益降幅为262%。
5、养殖风险: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为7.5分,主要风险因子为价格风险7分、生物安全风险8分。

三、山东省规模场监测
1、三季度规模猪场监测:三季度山东省规模猪场生猪出栏平均体重为130.99公斤/头,环比升高0.88%,同比减少0.19%;活猪出栏均价为14.56元/公斤,环比降低3.89%,同比降低26.09%;出售肥猪成本14.10元/公斤,环比降低1.40%,同比减少7.90%。
2、三季度规模猪场平均收益:130.99×(14.56-14.10)≈60.26元/头,其中规模以上猪场7-9月份头均月度盈利水平分别是99元、74元和7元。
备注:仔猪成本为21日龄断奶小猪,其成本为前期母猪等各环节费用均摊到仔猪;饲料、用药、用苗、水电、人工、固定资产折旧、财务是21日龄到育肥结束期间的费用;育肥猪是指120kg出栏肥猪,如出栏体重低于或多于以折算此体重计算;盈亏点价格确定是在所有养殖要素组成直接成本基础上,考虑产业不同规模养殖水平差异、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自繁自育模式增加3%加权,外购仔猪育肥模式增加3%加权计算得来;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以1-10分计算,主要风险因子包括生物安全风险、价格风险、质量安全、政策风险(如环保等)和不可抗力等。

四、三季度行情走势与后市预测预警
三季度山东省生猪均价震荡下行,屡创新低。三季度,由于天气较为炎热,猪肉消费处于淡季,下游市场承接能力有限,生猪价格相应回落,由7月初的15.22元/公斤降至9月末12.86元/公斤,降幅达16%,生猪养殖效益逐步陷入亏损区间。
三季度,山东省规模猪场头均盈利60元左右,少数自繁自育、经营管理好的规模企业头均盈利100元左右,9月中旬由盈转亏;受2025年上半年仔猪价格高企影响,三季度外购仔猪三季度持续亏损,头均亏损约120元。
后市,行业进入底部震荡期,甚至还有继续创新低的可能。短期而言,阶段性供强需弱施压猪价弱势延续。因能繁母猪高存栏及上半年新生仔猪增加,生猪供给短期内难以改善;10月份,双节过后下游消费相对平淡,猪价仍将寻底,行业将继续处于“磨底阶段”。但需关注二次育肥进场对于猪价的托底作用,随着猪价进入低位,二育入场有所增多,截流部分标猪,对短期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中期看,11-12月份需求或提升。随着气温逐步转凉,市场进入年底的季节性消费旺季,需求边际向好,尤其是冬至前后,进入南方腌腊季节,大猪供给逐步偏紧,标肥价差走扩,或促动二次育肥再次进场,猪价或阶段性触底向上。但在供应过剩的大背景下,反弹空间预计有限。具体行情波动受养殖企业的出栏节奏影响。长期来看,在生猪产能调控政策下,市场供需格局有望得到改善。若10月开始母猪产能明显去化,2026年下半年生猪产业或将迎来利好。
建议业内需关注政策对市场的实时影响,以及猪价下跌后的二次育肥节奏、肥标价差、出栏体重等因素,合理把握出栏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