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古恩种猪场一改往年“颓废”面貌,在场长袁圣钧带领下,除弊病、炼团队、提指标,一跃成为区域第一、集团前列,1~11月断奶成本降到260元,单月断奶成本更是进入230元以内,人均效率也一度成为全集团第一。
一个在区域乃至集团长期成绩垫底、状况频发的猪场,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时间走到区域第一?
做好团队诊断找到痛点难点
2023年10月28日,袁圣钧来到古恩种猪场担任场长,着手“拯救”这个处在崩溃边缘的团队。虽说在来之前,区域领导已经给袁圣钧简要介绍过古恩的情况,但当他真正来到这儿的时候,才发现工作比他想象当中要难得多。
“场长在场内没有威信,团队没有自信心、风气不好,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在与上任场长交接完工作之后,袁圣钧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分娩团队
在袁圣钧到来之前,古恩种猪场一年内换过两任场长,但都没有根本性解决场内存在的“积病”,不能带大家扭转困境,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频繁更换场长反而让团队失去了信心。
同时,当时古恩种猪场后勤存在几名“刺头”,他们用几年时间在场内形成了一定的“势力”,不断践踏场内的规则,时常挑战场长的权威,不断突破底线,场长说过的话成了“耳旁风”,更有甚者,场长成为了他们的“傀儡”。
配怀团队
而综合因素影响下,古恩种猪场团队越来越混乱,员工对场长也越来越失望,想要干事创业的人逐渐离职,不想干事的人在场内浑水摸鱼,得过且过。也正因为如此“四处漏风”,古恩种猪场在投产过后,就一直处在区域公司垫底的位置,员工长期下来,也逐渐“习惯”这样的设定,不想干、不愿干。
以身作则抓纪律吹响“改革冲锋号”
“场内矛盾非常突出,给我的压力不小,但我不会退缩。”袁圣钧说,综合研判后,古恩团队当时虽处于绝对的低谷,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在刚进古恩种猪场时,为了方便袁圣钧开展工作,区域公司给他协调了配怀舍主管谢文超和分娩舍主管周洪波,三人一起“空降”到场内。
三人“举目无亲”,也唯有以身作则,先从自身出发,严格执行集团规定。
为了在场内起好带头作用,袁圣钧一来,就主动要求后勤将他们的名字加到内务达到的名单中去,还要求正常排班,一视同仁参与劳动。
再后来,袁圣钧严抓纪律,特别在晨会迟到的,会从重处罚……在刚进入古恩种猪场那一个月时间里,袁圣钧基本上都在抓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实际上,他是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先把场内的纪律做起来。
先拿“刺头”开刀稳定团队基本盘
为了真正能镇住场面,袁圣钧和谢文超、周洪波便决定两手抓,由谢文超和周洪波分别负责配怀、分娩的生产,袁圣钧自己负责团队打造,统一思想。
“首先我就拿场内的‘刺头’开刀。”袁圣钧说,只有将团队梳理好,后续工作才能推进得更顺畅。
场内先进表彰
“他们以为我不敢对他们怎样,但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做得好不好一眼看得到,只要是不符合规定,我就扣分。”袁圣钧说,以前那些“刺头”每个月绩效自评,都会给自己打高分,对他给出的评分意见很大,他们马上来要说法,还投诉到了区域。
但袁圣钧并不为所动,始终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
“有一次我叫他做事,他反复推诿,声称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干。”看到对方始终不配合,袁圣钧也非常生气,明确告知对方“在场内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场内安排你干什么就必须得干什么”,并当着场内所有人的面,按照工作质量和态度给他扣了绩效。“我如果服软,那就和前面那些场长一样,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我不会管他有什么背景,只要是不符合公司规定,就算是主管,甚至是我自己,那该处罚就处罚。”乱世用重典、快刀斩乱麻,这样的严格斗硬,“敢啃硬骨头”,也让其他员工看到了袁圣钧的态度,看到了他敢于坚守底线、坚持原则,在进场初期梳理团队时,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树立团队信心摆脱颓废“泥潭”
2024年年初,离袁圣钧到场内也仅仅过去了两三个月时间,场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团队逐渐稳定,生产也基本上能顺畅进行,窝均断奶数能维持在10头左右。
虽然有了一定提升,但仍不够,这样的成绩指标在集团内仍然是垫底的存在,团队的绩效依旧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大家都躺太久了,要先坐起来,就需要一定的助力。”袁圣钧一边给员工做文化宣贯,一边给团队打气,并从区域寻求资源。
在跟区域协商过程中,袁圣钧通过立军令状的方式,为场内员工争取到了一定的政策倾斜,但古恩三个月之内成绩做不起来,他就要从场长岗位上调离。
“其实我当时敢立军令状,是有把握的,只要我们团队做好后备猪培育以及待配猪免疫保健,就能把成绩做上去。”袁圣钧说,果不其然,在三个月之后,也就是2024年的4月,古恩种猪场的成绩一下就实现了突破,由原先的区域倒数走到了区域正数二三名。
在那之后,员工们口袋里拿到的绩效逐渐多了起来,团队信心也越来越强,一步步摆脱“泥潭”。
“我时常用高目标来牵引团队,比如半年后你们成绩会做到什么水平,绩效会拿到多少,基本上都是实现了的,所以员工也非常相信我。”袁圣钧说,现在场内要干一件事,要提升指标、降低成本,员工执行的积极性非常高,并且大家也真正把古恩当成了他们的家,介绍了很多朋友到古恩、到德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