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地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征集意见时,又有一家龙头养猪企业布局环保企业。
日前,温氏股份发布公告称,斥资16亿元收购筠诚和瑞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筠诚和瑞”)91.38%的股权。后者专注三农环保领域,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生产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
记者注意到,在此之前,圣农集团、新希望、正邦科技、牧原股份均在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布局,尝试让畜禽养殖行业实现绿色化发展。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告诉记者,众多猪企布局环保、绿色领域,与我国对于环保的重视有很大关系。猪企因为环保问题收到罚单的案例不少。同时,我国多个省份正在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征集意见,对养殖企业在环保方面的限制有望进一步提升。
“加码环保无形间提升了养殖行业准入门槛,很多中小养殖户的盈利能力受到挤压。或会推送‘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发展。而这都有利于我国养猪行业朝规模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徐洪志说。
龙头猪企布局环保赛道
温氏股份原本就持有筠诚和瑞8.62%股权。此次收购后,后者成为温氏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温氏股份方面告诉记者,此次收购将提升温氏股份在养殖环保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升在农业环保领域的竞争力,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公开信息显示,筠诚和瑞聚焦农牧业污染治理、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提供“固、液、气”污染物治理及资源化开发与利用方案。其中,温氏股份、新希望、中粮肉食、优然牧业等均为其客户。该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61亿元,归母净利润9219.72万元;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归母净利润1961.30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温氏股份与该公司的关联交易占比很高。在2020年至2022年,筠诚和瑞对温氏股份及其他关联方销售形成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9.44%、29.14%和23.83%。
“本次交易完成后,也有利于减少公司的关联采购。”温氏股份方面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包括温氏股份在内的养猪企业,每年都会在环保方面投入很多资金。并且,各地对于环保的要求,也会影响部分在建项目的进展。财报数据显示,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的环保治理投入分别为6.23亿元、2.69亿元。
事实上,头部养殖企业在很早之前就针对环保领域进行了布局。
截至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旗下已有多家新能源公司,主要是针对自有猪舍及屠宰厂进行能源管理,利用生猪养殖与屠宰业务的大量猪舍、厂房屋顶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降低养殖、屠宰过程中的用电成本。
彼时,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就告诉记者,公司并未进行跨界,只是通过该业务布局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低碳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而在2022年6月,正邦科技曾发公告称,与国家电投浙江分公司签署相关协议,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新希望集团曾在2019年收购兴源环境,依托新希望六和畜禽养殖产业,业务包括养殖废水处理、畜禽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等。不过,该资产目前已经剥离。
此外,白羽鸡养殖龙头圣农集团实际控制的圣新环保,主要经营农林固体废弃物、畜禽粪污等业务,通过将鸡粪和谷壳混合物、竹粉、杉木片等相关农林固体废弃物投入锅炉直接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置,同时利用锅炉燃烧中产生的蒸汽带动发电机组产生电能,并利用汽轮发电机做过功的蒸汽对客户供热。
环保政策升级
记者注意到,进入今年以来,多家规模猪企都因环保问题收到相关罚单。作为我国第一养猪大省,四川省的畜禽养殖业一直是该省农业源乃至整个水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贡献源。
2020年8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六部门发布的《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该省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量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占该省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94.70%、45.88%、40.66%、54.35%。同时,根据2021年和2022年全省排放源统计,四种水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占农业源的比例均较2017年的二污普数据有显著上升。
另据《四川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援引数据显示,2021—2023年间,四川省累计收到畜禽养殖污染信访举报67次,举报事由主要为水体污染和恶臭扰民。
一家规模猪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多个省份对于环保越发重视。尤其是进入今年以来,中小散户引进其所在公司生物安全、环保解决方案的订单明细增多。
徐洪志表示,国家政策层面的标准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各个地方的执行层面语法严格,多个地方的环比标准往往比国家标准还高。“多个省市开始探索制定更严格的地方标准。整体趋势是东部发达地区先导,中西部地区跟进。”他说。
广东省属于先行者之一,今年2月出台的最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明确规定总氮排放标准。另外,对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做出新的调整。
除此之外,浙江、江苏、安徽、四川、福建等地最新的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有行业人士表示,国家在环保层面的加码,其实是为了整个行业的健康成长。不过,从另外一个层面讲,这要求企业投入更多资金。
据行业媒体统计,在2023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华统股份在环保治理投入的费用分别为34.48亿元、6.23亿元、3.37亿元、2.13亿元。另有京基智农、立华股份、巨星农牧等企业投入过亿元。
而这种设备投入,对于散户来说可能压力较大。
河南养殖户崔永强(化名)告诉记者,他家猪场现在只是在排污等方面有过持续投入。因为远离居民区外加体量较小,所以省下了废气、粪便等方面的环保设备支出。如果后续需要上线除臭系统,他个人肯定是承受不了的。
“环保政策的加码对养猪业务盈利情况确实可能产生影响。同时,它还给行业结构调整和模式创新带来机遇。比如说,‘公司+农户’模式可能会因此得到促进。大型养殖企业可以通过与农户合作,利用农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共同应对环保和成本压力。对于中小规模养殖企业来说,能否适应这种变化,将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有效管理成本、提升技术水平,并寻找新的合作与发展模式。”徐洪志说。
猪企如何逐“绿”而行?
事实上,我国养殖行业很早就提出要实现绿色化发展。
上述行业人士表示,养猪业的绿色化,除了体现在环保方面的排污、粪便、除臭等,还包括减碳、降耗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在去年年底,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归口、三亚经济研究院和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团体标准——《畜牧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正式发布,并于今年1月30日开始实施。另外,包括牧原股份、立华股份、罗牛山、大北农等养猪上市企业均已发布ESG报告。
扬翔股份方面告诉记者,我国目前很多企业推出的智能设施和楼房养猪,对绿色环保作出很大贡献。一方面,该模式节省了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内部上线智能环控系统,可以做到精准空气过滤、精准通风、智能冷暖和废气除臭。采用智能环控系统,系统自动根据环境、猪只数量、猪只所处阶段、压差,自动调节温度、湿度、通风量,降低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量。
牧原股份则将养殖和农业结合起来,通过环保技术的创新,将养殖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推广粪肥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集“养殖—水肥—绿色农业”于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可实现“猪养田,田养猪”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徐洪志表示,绿色发展理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作为生猪行业,除了环保之外,重点是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即绿色发展强调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这意味着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长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在养猪行业中,这涉及到提高饲料转化率、优化能源使用和废物回收利用等。此外还有生态保护、健康生产、技术创新等。
“猪企在推动养殖行业绿色发展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推广有机养殖、绿色养殖等生态友好型养殖方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能减排、饲料优化、环境监测与管理、技术创新与研发、标准化建设等。”徐洪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