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刘汉元: 今年是我创业42年来的首亏,确实可怕!;刘世锦:正确认识市场的“卷”和产能过剩
来源:国际畜牧网 2024-11-18 10:21:13| 查看:
次
刘汉元:今年是我创业42年来的首亏,确实可怕!
今年是我们在A股市场上市23年来的首亏,也是我创业42年来的首亏,所以确实可怕。不可怕的地方在于,这个行业才开始,现在顶多才处于青少年时期,如果说有问题,那也是少年维特的烦恼。
任何一个行业我们经常说市场都有起伏,市场条件下的过剩是常态,短缺是暂常态,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周而复始有高有低,我们认为正常,经过一定时间以后,大浪淘沙,重新取得新的平衡,我们对未来事实上仍然充满信心。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刘汉元
刘世锦:正确认识市场的“卷”和产能过剩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今天(14日)表示,应正确认识市场的“卷”和产能过剩。大量进入、竞争淘汰、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市场份额集中,是市场竞争的正常过程,也是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必经程序。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
刘世锦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计划经济导致“短缺”,市场经济则伴随一定程度的过剩。有过剩才有竞争,才有优胜劣汰、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
“如果把‘卷’理解为市场竞争,这种卷就是必然和合理的。”他说。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刘世锦认为,眼下需要回答的是为什么新能源产业能在中国“卷”起来。实际上这正是中国的优势所在:超大规模市场、产业配套体系、工程化能力,尤其是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活力等。
他认为,需要防止或避免的是政府不当行政干预和某些市场主体不正当竞争对市场秩序的扰乱。
赵中华:关于福利养殖的误解亟待破除
10月29日-30日,2024世界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农食大会在北京召开。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参会并发言。
赵中华说,经过不懈的科普宣传,动物福利有利于食品安全的理念已经广为人知。在福利养殖的条件下,动物更健康,这样才能给人类提供健康优质的肉、蛋、奶。但是有不少人误以为福利养殖会提高养殖成本,导致肉源性食品供应不足,从而影响粮食安全。赵中华认为这类误解需要及时澄清。以本次来北京参会的丹麦、荷兰、德国、加拿大等国为例,这些国家都有较大规模的养猪业,并且都实行福利养殖。福利养殖不但没有造成这些国家的猪肉供应不足,反而让它们有充足的、高品质的猪肉供应本国并且出口创汇。
赵中华认为,造成以上误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部分公众把福利养殖误以为是散养。其实福利养殖和散养并不相同,福利养殖是指在养殖过程种不让动物遭受虐待,考虑因素包括科学饲喂、密度合理、圈舍通风透气、保障动物健康、不过量使用抗菌药、实行人道屠宰等等。福利养殖不是散养,有些粗放的散养,比如让农场动物遭受风吹雨淋、被蚊虫叮咬、忍饥挨饿,反而违反动物福利原则。正因为存在把福利养殖等同于散养的误解,有些人就武断地下结论说中国人多地少,不适合福利养殖。这样的结论非常值得商榷。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
从人均国土面积来看,丹麦和中国差不多,荷兰的人均国土面积连中国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但这两个国家的福利养殖都很成功。这说明中国人不能搞福利养殖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赵中华说,广告词的误导是造成公众误解福利养殖的第二个原因。
有些商家为了收取智商税,吹嘘他们饲养的农场动物听音乐、做按摩、住公寓、蹲马桶等等,然后高价销售,造成一些人误以为福利养殖成本很高、产品价格高昂。事实上,福利养殖着眼于满足动物合理的生存条件,而不是给动物提供额外的奢侈享受。
福利养殖主要是理念上的转变,并不需要长期投入额外资金。实行福利养殖需要改善设施,前期确实需要少量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在福利养殖条件下的动物更健康,不仅能节省兽药费用,还可以降低动物的死亡率,两相抵消,福利养殖并不一定增加养殖成本。国际和国内的经验都表明,福利养殖做得好,生产成本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降低。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