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陆续披露的三季报中,生猪养殖板块上市公司数据亮眼,不仅全行业多数企业实现大幅扭亏,龙头企业盈利水平更已达百亿级别。但生猪行业走出周期性低谷的同时,市场也关注到,当前板块个股市值较上一轮周期高点仍存较大差距,本轮周期上行带来的业绩增幅并未在相关公司估值上显着体现。
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周期低谷,今年3月份以来,生猪养殖行业进入了新一轮价格上行周期,生猪出栏均价从13元/公斤左右一度达到20元/公斤上方,行业盈利水平也再现阶段高点。
对于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多家猪企提到,主要得益于生猪价格的上涨,同时企业降本工作也取得了不错成绩。
举例,10月份牧原股份每公斤商品猪的养殖成本为13.3元/公斤,而在今年初,该公司成本尚处于15元/公斤上方。按照10月份公司17.17元/公斤的销售均价,当前商品猪头均利润超过400元。
经历了上一轮周期低谷,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虽然今年猪周期底部回暖,但行业并未出现产能大规模扩增的景象,中小散户退出自繁自养的比例有所扩大。
牧原股份首席财务官高曈认为,这一行业新特征是在过去市场波动下出现的,且这种趋势在明年也会延续。
作为传统周期行业板块,生猪养殖个股的股价走势,往往伴随市场对周期高低变化的预期和对相关企业盈利水平的预测上下波动。
在上一轮景气周期期间,生猪养殖个股股价曾整体大幅上行,牧原股份的市值也曾在彼时达到过4000亿元的高位。
不过今年,虽然生猪养殖行业周期确定性回暖已持续超半年,行业盈利能力也有显著增强,但养猪个股股价并未呈现明显上行。年初至今,申万生猪养殖板块十只个股中有六只股价呈现下行走势,三家年内涨幅未超过10%。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股价波动更多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的预期。目前投资者依然担心生猪养殖行业在三季度业绩回升后出现冲高回落。如果今年四季度甚至明年一季度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加上相关公司业绩继续走强,个股或呈现较好表现。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此前几轮周期波动,产能集中度已达到一定水平,发展模式也正从粗放式的产能扩张,向提高养殖成绩转变。在此背景下,养殖板块个股的投资逻辑,也已从对传统周期性行业的趋势判断,向追求长期投资价值方向转变。
基于三季度的高盈利,牧原股份近日披露了上市以来首次年内特别分红计划,前三季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31元,分红总额45亿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1月至9月净利润的40.06%。
同时,该公司修订了未来三年(2024-2026年度)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将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由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调整至40%。
在分析牧原股份此时修订股东回报规划并实施特别分红的背景时,秦军表示,公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长期股东回报希望做到稳定、可预期、可持续,同时与公司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他认为,无论是产能数量的增加,还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最终都将体现在盈利水平上。因此公司后续的产能增长空间,将主要集中在公司管理水平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比如降低死亡率、提高日增重等。
申万宏源最新研报也提及,随着牧原股份未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资本开支的减少和现金流质量的提升,股东回报将被显著重视,高分红凸显公司长期价值。
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出现以来,一直是影响生猪养殖成本的重要变量之一。而防疫水平的高低,也逐步成为衡量企业成本把控能力的标准。
谈及今年成本挖潜的一项重要举措,牧原股份养殖生产首席运营官李彦朋表示,过去公司在生物安全防控和潜在非瘟防控处理方面的把控不是非常充分。但今年,通过机制创新,公司打造了数百人的托管团队,随时针对有疫情隐患的厂区驻场处理,能够快速把疫病控制在发生初期。
基于目前已经达到的13.3元/公斤的养殖成本,李彦朋也表示了对全年降本成果的信心。
他提及,目前公司优秀生产线已能将成本降到12元/公斤以下,但同时,部分厂区成本仍在15元/公斤上方。对比国内外优秀养殖者,牧原的养殖成本还有差距,未来降本空间依然很大。
除推进养殖成本压减外,牧原股份近年来亏损的屠宰板块也迎来业绩修复预期。
据牧原股份屠宰事业部总裁秦牧原介绍,此前公司屠宰业务亏损的最直接原因是产能利用率不足,客户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不过随着公司近年来市场拓展持续加强,加之智能化生产设备助力,今年公司屠宰亏损大幅降低。随着11月、12月份消费旺季临近,下游需求提升,屠宰业务有可能在四季度整体实现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