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生猪产业链条,大力提高产业附加值
在山西神隆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仓库里,一袋袋包装完好的饲料堆放整齐。“这就是我们生产的仔猪婴幼儿奶粉,仔猪断奶后吃上它,不仅能提高免疫力,还可以让小猪长得更好看。”总经理朱立明笑着向记者解释说,“我们公司主要做动物副产品的深加工,通俗点说就是通过高端科技把猪血分离成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然后将这些蛋白粉掺进猪饲料中,从而提高小猪的成活率。”
神隆氏生物科技项目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50亩,目前一期项目已全部完成,2011年8月正式投产,年实现销售收入280万元,安排就业100余人。今年二期项目投资完成后,公司将成为国内单体最大动物源性蛋白生产基地,每年可转化生猪720万头,可年产规模活性肽800吨,血浆蛋白粉1000吨,血球蛋白粉3000吨,血红素120吨。
“现在全国市场对动物性蛋白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我们公司今后将面临一个快速发展期。”朱立明说。
农业要实现产业化,必须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以循环的方式延伸农业。这是高平市党委政府的共同理念。近年来,高平市在发展生猪产业时致力于“两端延伸”,不断完善生猪产业链条,大大提高了生猪产业的附加值。
谢克敏说,所谓两端延伸,一端是产前延伸。主要完善四个环节内容:一是利用高平的玉米优势,与华西希望、特驱集团、河南中州凯凯等饲料企业合作,建设4个3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二是与特驱集团合作,筹建一个30万头种猪基地,与杰隆集团合作,建设10万头无抗猪基地;三是利用生猪粪便,建成沼气站26个,使8万农民用上清洁能源;四是利用沼液、沼渣,发展设施农业1万余栋、果品2万余亩,形成完整的产前循环链。另一端是产后延伸。主要完善三个环节:一是与雨润集团合作,建成2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二是分别与德力斯集团和特驱集团合作,建设熟肉加工项目;三是与杰隆集团合作,建成了5000 吨猪血加工项目;同时还将与唐山隆德集团合作,建设高档骨瓷项目。通过产前、产后的两端延伸,高平市将打造从玉米种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沼渣利用到生猪屠宰、熟肉制品、猪血猪骨加工的完整循环产业链,实现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迈进、低效益向高产值的质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在日前召开的国家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研讨会上说,我国人均年肉类消费量在60多公斤,发达国家超过100公斤,中等发达国家在80-100公斤,所以养猪是个很有市场潜力的产业。以往那种小规模、散养式发展模式已远远落后,目前高平市养猪产业的规划思路是以规模化、品牌化、工业化来发展,这一点非常好,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大好。
采访行将结束时,高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小清表示,下一步高平市将继续按照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循环式发展的模式,紧紧围绕“高平生猪”这一品牌,坚持走高端化和循环化两条路径,力争到“十二五”末,高平市年出栏生猪200万头以上,产值达24亿元,生猪加工产值30亿元,安排劳动力4万人,拉动农民人均增收1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