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升-降,如果要勾勒近几年生猪市场行情,那么,这条曲线应当是最为准确的概括。养猪就这样,不会永远亏也不会一直赚。赔了,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赚钱!”段锁拴说。
对于眼下的猪市,牛天明有自己的见解:“猪价有升有降是自然现象,现在退出的都是小户、散养户。养猪其实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高风险的产 业,涉足这个行业是有心理准备的。”牛天明表示,养猪很难,倒不是说养猪有多么辛苦,而是养猪人要看懂市场经济,读懂养猪业的周期波动。养猪就像炒股票, 有赚就有赔啊!之所以一直强撑着主要是基于对“猪周期”这一规律的信念,希望能在今年下半年有所盈利。
赵爱斌称,养猪为何挣钱这么难?主要是因为没有定价权。卖肉的时候没有话语权,买饲料的时候也没有话语权,唯一的话语权就是可以选择养还是不养。期盼政府可出台政策,对养猪户给予补贴,对规模养殖户予以倾斜。
低价过后,是否又是一个峰顶的到来?会不会今年是 “草”,明年变“宝”,大多数养猪户心里忐忑不安。
期盼——走出大起大落的怪圈
实践证明,生猪价格跌得越低,随后就会涨得越高。然而,价格的起起伏伏,正是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软肋”,也是众多养猪户心里的一串串问号!
“农民是生产经营环节最薄弱的一环,不能总让养猪户为市场行情的变动垫底、付出代价。养猪业有市场投入风险、疫病风险,而这些风险农民自身都难以掌控,希望在养猪业处于低谷时,政府能给与政策、资金扶持。”段锁拴这样认为。
牛天明则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披露市场信息,这样有利于农户判断市场情况,不至于盲目发展。信息不灵通,是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目前在国内建立准确详尽的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却不是某一家企业能办得到的。
山西农业大学武星亮教授认为,养猪业走不出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怪圈,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脆弱,只关注城镇消费终端的需求环节,忽视了农村生产的供应环节。因此,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十分迫切。
业内人士认为,规模化养殖是走出猪价暴涨暴跌怪圈的必由之路,未来应提高规模化养殖“门槛”,改变养殖产业无序管理状态。由于养猪业没有明 确的门槛,一旦猪价上涨,一些与养殖无关的企业纷纷进入养猪领域,造成猪价非正常波动,未来应该在环评、检测等方面设定“门槛”,改变养猪松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