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下滑,部分地区已跌入"6元时代"。8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将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华储网同日发布通知,计划于8月25日进行1万吨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这一政策举措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对稳定猪价、调节供需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自6月中旬开始,猪肉价格曾经历过短暂上涨,但从7月初以来,猪肉价格总体延续了下跌趋势。
当前生猪价格低迷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夏季高温天气导致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淡季,市场需求明显疲软。同时,前期二次育肥生猪集中出栏,使得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供需失衡格局推动价格持续走低。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年第33周全国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为每公斤18.08元,环比下跌0.8%,同比大幅下跌34.8%。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已跌至13.82元/公斤,环比下跌4.2%,同比下跌33%。北方多个地区生猪价格跌破13元/公斤,平均每斤价格进入"6元时代"。
能繁母猪存栏量维持高位,当前仍达4043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3.7%。8月份各大集团猪企出栏计划普遍增加。南方部分地区猪病风险提升,促使养殖户加速出栏。需求端表现持续偏软,虽然学生返校等因素带动餐饮消费有所回升,但高温天气下猪肉消费仍处淡季。屠宰企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白条猪肉走货不佳,开工率持续处于低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显示,近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跌至6:1以下。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已进入三级预警区间。
农信数智生猪行业分析师夏晨丰表示,这意味着当前生猪养殖行业已经面临普遍亏损的压力,行情宝测算,当前主流外购仔猪育肥亏损已超200元/头,自繁自养虽然仍持续盈利,但头均利润也仅剩10~20元。部分头部集团场当前甚至是亏损的。
对于后续走势,夏晨丰认为,短期来看猪价将低位震荡,月末出栏压力释放叠加天气转凉或带动消费边际改善,但供需偏弱格局当前仍难以逆转,预计反弹空间有限。
“中长期来看,行业进入‘效率竞争’阶段,政策倒逼产能深度调整,若产能调减计划顺利实施,预计到2026年年中生猪出栏量将出现拐点,由增转降。”她说,在这种情况下,猪价将逐步转向“小波动、稳盈利”的新周期。
开源证券认为,2025年Q3生猪供给收缩已至,猪价中枢有望逐月上移。从政策面来看,华福证券指出,本轮政策调控或加速行业低效产能出清,长期猪价中枢有望上移,成本领先的企业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正信期货表示,猪肉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显著,政策层坚定维稳猪价,头部企业认真执行降重去产能,为产业均衡发展提供支撑。在政策定力与企业行动高度协同下,预计下半年的市场路径可能与2023年类似,猪价将在温和上涨的情况下体重出现明显下降。
中邮证券研报称,近期供给端产能释放积极,但需求承接乏力。短期看,25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已由24年下半年到25年上半产能决定,而此阶段能繁存栏、新生仔猪量均环比增加,预计25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生猪供应压力较大。政策托底,或使猪价降速放缓。而政策效果的集中体现或要到26年下半年,届时猪价中枢有望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