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能繁母猪“超载”,调控箭在弦上

来源: 猪兜   2025-08-19 10:45:04   查看:  次

  清晨的猪舍灯光渐次亮起,栏中生猪的响动唤醒新的一天。然而当下,全国养猪业正共同面对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产能高位运行下稳住阵脚,谋求长远。

  01、产能高位,调控箭在弦上

  数据显示,截至六月末,全国生猪存栏量已达4.24亿头,较去年同期增长2.2%。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能繁母猪存栏量维持在4043万头水平,超出了正常保有量103.7%,正接近产能调控合理区间的上限。更关键的是,七月全国新出生仔猪数量环比增长2.21%,这意味着未来数月内可供出栏的生猪数量将持续增加,市场供应压力不言而喻。高温高湿季节的疫病防控压力,也让养殖过程面临额外挑战。

  02、多措并举,行业协力稳生产

  面对形势,行业主管部门与协会迅速行动。农业农村部明确要求严格落实产能调控,核心任务之一是合理有序淘汰能繁母猪。根据科学的产消趋势测算,全国需调减产能约100万头(这相当于一个中型县全年的生猪出栏总量),使能繁母猪总量稳定在3950万头这一更均衡的水平。与此同时,引导减少非必需的二次育肥、合理控制肥猪出栏体重等措施也需同步推进。中国畜牧业协会近期会议已围绕这百万头的调减目标、限制二次育肥及降低出栏均重等具体操作路径展开深入探讨,力求将这些关键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养殖场户,切实减轻市场供应冗余,稳定大家辛苦经营所期待的价格。

  03、价格承压,静待时节转换

  最新市场数据印证了当前压力:全国生猪出栏均价已跌至13.67元/公斤,周环比下跌近两毛钱(1.94%),同比跌幅更超过三成。白条肉价格走势亦步亦趋。究其原因,供应端虽有部分大体重猪源相对偏紧,但集团猪场标准体重生猪的供应压力依然突出。尽管猪价处于阶段低位吸引了一些二次育肥入场,但其整体规模有限,难以扭转供应宽松的格局。反观需求端,终端消费依旧平淡,屠宰企业收购压力虽因成本下降而缓解,但屠宰量仅窄幅波动,整体消费拉动不足。供大于求,市场缺乏有力支撑的局面仍在延续。

  04、曙光微现,长期回归理性

  短期来看,供强需弱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猪价预计仍将维持震荡偏弱态势。不过,秋意渐浓也带来了希望:天气转凉将促进传统猪肉消费回暖,叠加各地学校陆续开学,学生营养餐、食堂集中采购等将带来可观的增量需求。另一方面,临近月底,养殖端计划主动收缩出栏量的意愿正在增强。这两股力量有望共同作用,支撑月底前后生猪及猪肉价格迎来一波小幅反弹。

  着眼长远,随着能繁母猪调减、优化饲养模式等各项调控举措扎实落地并逐步显效,猪肉市场供需结构有望朝着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调整。合理的价格区间终将回归,既能让消费者碗里有肉,更能保障广大养殖场户获得应有回报,让“猪周期”的波动更趋平稳。

  猪粮安天下。每一次产能的优化调整,都牵系着千万从业者的生计与行业的稳健前行。当前调控举措的落实,正是为整个产业更均衡、更可持续的未来铺路。当秋风送爽时,我们期待市场与从业者都能迎来一份暖意。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