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二次育肥热度骤降,生猪价格难获持续的上行动能

来源: 卓创资讯   2025-08-13 09:23:21   查看:  次

  当前生猪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在政策引导与市场供需的双重作用下,行业呈现出二育补栏谨慎的典型特征。二次育肥作为生猪市场的放大器,其行为变化反映了行业预期和短期供需动态。当前市场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二育补栏热情骤降,养殖端普遍采取观望态度,这与2024年的火热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二次育肥热度骤降-多重因素压制市场情绪

  当前生猪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在政策引导与市场供需的双重作用下,行业呈现出二育补栏谨慎的典型特征。二次育肥作为生猪市场的放大器,其行为变化反映了行业预期和短期供需动态。当前市场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二育补栏热情骤降,养殖端普遍采取观望态度,这与2024年的火热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据数据监测,6-8月份二次育肥出栏占比均值仅为9.36%,较去年同期下滑18.57个百分点,难以形成规模进场动力,折射出养殖户对后市预期的普遍悲观。




  市场预期和现实分化,叠加政策指引,二育蓄水池作用失灵

  多重制约因素共同压制了二育积极性。首要障碍是大猪走货不畅,终端市场对肥猪接受度有限,导致二育出栏渠道受阻。其次是夏季生猪采食量较低,增重效率偏缓慢,推动养殖成本上升。第三是肥标价差未能有效拉开,目前标猪与大体重猪的价格差异不足以覆盖二育的额外成本和风险。这三重制约如同“三座大山”,严重抑制了养殖户进行二次育肥的动力。

  二育亏损记忆加剧了市场谨慎心理,当前肥猪价格持续走低,截至8日全国肥猪价格已经跌至2025年新低,仅为13.88元/公斤。即使面对潜在的价格反弹机会,养殖户也普遍选择保守策略。当前养殖端更多采用快进快出的经营模式,倾向于降低存栏时间以规避风险。市场情绪的转变具有自我强化特性,一旦谨慎成为主流心态,即使基本面略有改善也难以激发大规模的补栏行为。

  更为关键的是,政策强力干预改变了二育的市场环境。2025年以来,相关部门多次强调“控二育”的调控方向,5月底至8月初,多次会议更直接要求头部企业“禁止商品猪流入二次育肥”。牧原、温氏股份等明确表示不再对二次育肥客户出售商品猪,从源头切断了二育的猪源供应。多地则通过检疫票管理趋严、调运成本上升等行政和市场手段,显著提高了二育的操作难度。这些措施形成制度性约束,大幅压缩了二次育肥的投机空间,使其难以像往年那样成为推动猪价短期暴涨的催化剂。




  从市场功能角度看,当市场价格过低时,二次育肥本应起到蓄水池作用。但在当前环境下,二育的谨慎行为不仅无法发挥这一功能,反而可能放大市场波动。当价格出现反弹苗头时,缺乏二育的积极参与意味着上涨动力不足;而当价格下跌时,谨慎心理又会导致支撑力薄弱。这种不对称反应进一步强化了生猪市场的低迷格局,使得价格难以获得持续的上行动能。

  综合来看,当前二次育肥市场的谨慎态度是政策调控、成本压力、风险规避和市场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意味着生猪市场将失去一个重要的价格波动因素,同时也反映出整个行业对后市缺乏信心。长期来看,在这种背景下,预计市场“大开大合”行情逐步减少,有助于生猪行业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