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价“逆袭”在即?曾拖累CPI的它,这次真要涨了?

来源: 畜牧业睡前消息   2025-08-04 10:29:06   查看:  次

  养猪人第一次知道“CPI”这个专用的名词,还是某年猪价上涨厉害,国家发改委赶快出政策调控的时候。很多人还疑惑,一头猪,怎么能够影响到关乎国计民生的CPI?

  但影响是两个方面的,既可以增长,也可以拉低。2024年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4.2%(2024年10月),直接推动当月CPI食品价格涨幅达2.9%。有内行人透露,猪肉价格占CPI权重其实还挺高的。

  CPI高了肯定不好,物价上涨嘛;但CPI低了肯定也不好,意味着消费不旺了。

  去年下半年猪价可是一度涨到了18-20块钱,现在只有14块钱,导致猪肉价格对CPI不仅没有正贡献,而且成为了拖累。

  最近的生猪高质量发展会议罕见地同时动用"去产能+限体重+禁二次育肥"组合拳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次不是普通的猪周期调节,而是一场关乎宏观经济大盘的精准调控。限制出栏体重至120kg的争议性政策,可能是高层为CPI开的"速效救心丸"。

  毕竟2025年6月份前的连续四个月,官方公布的CPI数据都是下滑的。到了6月,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才转为上涨,当然这个涨幅官方公布的数据是0.1%;消费不旺,因而现在国家的许多项政策(包括育儿补贴等)底层逻辑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消费。

  如果只是控制能繁母猪的数量,那只能影响到10个月后的猪价。要知道,过去一年TOP30猪企存栏生猪中,超过135kg的占比达23%,若强制压降至120kg,相当于瞬间蒸发了市场猪肉12%的供应量——这比缓慢淘汰能繁母猪见效快得多。

  国家信息中心模型显示:猪价每下跌1元/公斤,拖累CPI约0.3个百分点。2024年下半年那波18元/公斤的行情,曾单月助推CPI上涨0.5%,如今低迷的猪价却成了宏观数据的"绊脚石"。更棘手的是,生猪产业涉及4000万就业人口,政策既不能放任猪价暴跌,又不敢复制2019年的暴涨,只能在刀尖上寻找平衡。

  通过对比不同调控手段的时效性可以发现:淘汰能繁母猪需要10个月传导至市场,而限重政策30天内就能改变供需格局。根据咨询机构测算,当前4043万头能繁母猪对应的是103%的产能利用率,理论上只需淘汰3%就能平衡市场。但政策选择"6%超额去化"的组合策略,暴露了决策层对通缩风险的深度担忧。

  二级市场的反应耐人寻味:尽管猪企头均市值跌至历史最低(温氏股份头均市值不足2018年的60%),但期货市场生猪合约却持续升水。这种背离暗示:机构投资者已押注政策必达效果。某私募基金经理透露:"现在不是赌猪周期,是赌政策决心,就像2016年钢铁去产能那样。"

  如果三季度CPI仍未达预期,更激进的手段可能出台:包括但不限于启动临时储备肉收购、提高进口猪肉检验标准等。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能繁母猪中高产三元杂占比已达78%,其繁殖效率比传统品种高40%,这意味着产能调节的敏感度正在提升——政策微调就可能引发产量巨震。

  当生猪产业被赋予"CPI稳定器"的新使命时,每个参与者都需重新理解游戏规则。这场供给侧改革背后,是宏观治理思维的深刻进化:不再单纯追求去产能数字,而是建立"短期速效药+长效调节机制"的政策工具箱。

  现在的猪价,已经不仅仅是养殖户的盈亏线,更是国民经济消费信心的温度计。养殖户们,准备喜迎猪价上涨了。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