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产业“大变脸”:控产能、降成本成新赛点!

来源: 金融界   2025-08-04 10:28:10   查看:  次

  当前生猪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的规模扩张模式逐渐让位于成本控制导向。产能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行业竞争焦点从追求养殖规模转向提升生产效率。这一转变不仅重塑着市场格局,也为价格走势带来新的稳定因素。

  产能调控政策持续发力

  农业农村部近期召开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会议要求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这些措施标志着生猪产业调控进入系统化阶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为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3.7%,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在政策引导下,多家头部企业已开始响应调控要求,主动减少能繁母猪存栏。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连续两个季度调减,二季度减量5.4万头至343万头。新希望等企业也明确表示,维持头均出栏体重120公斤左右,禁止商品猪流入二次育肥环节。

  二次育肥群体面临严峻挑战。受限于供给端收紧和检疫证明获取困难,二次育肥养殖户补栏意愿下降。多省份生猪调入调出量明显减少,大部分养殖企业不再开具饲养票,调运开票难度增加,运输成本大幅上升。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二次育肥模式的盈利空间,部分前期高价补栏的二育猪源出栏后存在亏损现象。

  行业竞争重心转向成本控制

  生猪养殖行业竞争思路已从"卷规模"过渡到"卷成本",头部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近年来养殖端持续推动降本增效,核心指标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取得显著突破。当前头部企业PSY普遍达到25头至32头,部分优秀猪场甚至可突破35头。

  规模场和散户的成本差距体现在多个维度。规模化的养殖和技术可分摊养殖成本,低蛋白日粮技术、智能化养殖等都可提高生产效率,规模化采购及优化饲料配方可降低成本支出。头部企业PSY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场话语权及议价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行业龙头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牧原股份年初至今养殖成本逐月下降,5月份已降至12.2元/公斤左右。温氏股份5月份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也达到12元/公斤至12.2元/公斤,成本控制能力均进一步提升。多家上市猪企都明确了年度降本目标,牧原股份全年生猪养殖成本目标低至12元/公斤,温氏股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目标13元/公斤。

  环保措施趋严也将对提升行业生产质量、限制产能无序发展起到显著影响。系列新环保措施主要聚焦于养殖布局优化、粪污处理升级、污染监管强化等方面,旨在推动生猪养殖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部分地方县市明确不再新批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对于已建成的养殖场,要求采取达标排放模式。小散乱和不达标猪场将逐步清退,有利于集中优势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