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25年整体处于供应增加而生猪价格重心下移的大预期之下,但是,上市猪企在规模和控成本的驱动下盈利机会依旧是比较明显的。
当下,上市猪企处于产能的释放阶段,根据各大猪企的3月简报显示,2025年3月份上市猪企出栏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不但如此,3月份集团企业出栏均重呈现环比增加趋势,很明显看出集团企业对单头利润的优化和供应后移的策略。
不难看出,后市集团猪企的出栏量大部分会保持只增不减的势头,规模逻辑的威力会持续处于释放之中。市场份额在此刻实现了价值。
现在,有的外购仔猪甚至出现了亏损,但大集团猪企整体还是维持盈利的状态。况且,集团猪企仍在持续提升产能利用率以降低养殖成本,这一举动实则就是为保盈利的。不过,各大猪企之间的成本差距目前还是很明显的,有的已经降至12元线,有的还停留在14元线,所以成本较高的猪企也会出现盈利困难,但优质猪企仍可实现可观盈利,达到持续修复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比如牧原、温氏这样的巨头,也比如神农集团和京基智农这样的小市值猪企,成本控制的相当优秀,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当下,上市猪企处于产能的释放阶段,根据各大猪企的3月简报显示,2025年3月份上市猪企出栏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不但如此,3月份集团企业出栏均重呈现环比增加趋势,很明显看出集团企业对单头利润的优化和供应后移的策略。
不难看出,后市集团猪企的出栏量大部分会保持只增不减的势头,规模逻辑的威力会持续处于释放之中。市场份额在此刻实现了价值。
现在,有的外购仔猪甚至出现了亏损,但大集团猪企整体还是维持盈利的状态。况且,集团猪企仍在持续提升产能利用率以降低养殖成本,这一举动实则就是为保盈利的。不过,各大猪企之间的成本差距目前还是很明显的,有的已经降至12元线,有的还停留在14元线,所以成本较高的猪企也会出现盈利困难,但优质猪企仍可实现可观盈利,达到持续修复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比如牧原、温氏这样的巨头,也比如神农集团和京基智农这样的小市值猪企,成本控制的相当优秀,处于行业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