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饲料产业紧紧围绕推动山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率先建成畜牧强省这一目标,贯彻实施省政府颁布的《山东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加强饲料许可规范和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推进“提效减量节粮示范”,努力在全省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开新局。
2024年山东饲料产业面临行业整体低迷、个别畜种生产效益不高、养殖结构调整加剧、产业竞争融合加深等诸多挑战,产业发展总体平稳,饲料总产量小幅下降,但家禽饲料稳中有增;产业一体化融合加深,宠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发展势头较好。面对下游养殖结构调整和客户需求变化,企业亟需在产品力、客户群等方面转型,还要在聚焦数智赋能、设备提升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饲料产值产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显示,2024年山东饲料工业总产值(不包括单一饲料)1859.7亿元,同比下降9.7%,占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的 14.7%,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饲料产品产值 1585.7亿元,同比下降12.5%,占全国饲料产品产值的 14.1%,位居全国第一;饲料添加剂产品产值269.2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国饲料添加剂产品产值的20.5%,位居全国第一;饲料机械产值4.7亿元,同比下降19.3%;占全国饲料机械产值的7.1%,位居全国第二;登记注册的饲料生产企业2408家,同比增长1.2%,位居全国第一。
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显示,2024年山东饲料产品总产量(不包括单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4648.1万吨,同比下降1.4%,占全国饲料产品总产量的14.8%,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配合饲料产量4385.9万吨,同比下降1.9%,占全国配合饲料产量的14.9%,位居全国第一;浓缩饲料产量104.6万吨,同比增长3.0%,占全国浓缩饲料产量的8.1%,位居全国第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101.0万吨,同比增长1.8%,占全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的14.5%,位居全国第一;宠物饲料产量(不包括零食)56.6万吨,同比增长26.1%,占全国宠物饲料产量的35.4%,位居全国第一。
山东饲料仍具有成本和价格优势。山东饲料产品的吨产值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为3157元/吨、3569元/吨、3817元/吨、3842元/吨、3412 元/吨,与全国饲料产品的平均吨产值相比,分别低184元、168元、92 元、114 元、155 元。
1、肉禽饲料产量继续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家禽出栏352170.2万只,同比增长13.5%。禽肉产量490.2万吨,同比增长 13.6%。
2024年肉禽饲料产量在基数较高的水平上继续增长。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显示,2024年山东肉禽饲料产量3047.0万吨,同比增长2.6%(肉鸡饲料产量1745.3 万吨,同比增长3.7%;肉鸭饲料产量1253.5万吨,同比持平),占全国肉禽饲料产量的31.2%。其中,配合饲料产量3008.9万吨,同比增长2.1%,占全省肉禽饲料产量的98.7%;浓缩饲料产量24.3万吨,同比增长136.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13.8万吨,同比增长5.9%。
临沂和潍坊作为传统肉禽养殖大市,肉禽饲料产量分别为664.8万吨和624.9万吨,同比增长1.6%和1.3%,两市合计产量占全省肉禽饲料产量的42.3%。
2024年山东肉禽饲料生产企业/集团数量基本稳定在350余家左右,受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产量增速分化。肉禽饲料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有45家,比上年增加6家,占全省肉禽饲料产量比重88.1%,比上年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个别企业/集团肉禽饲料产量小幅下降,一体化企业内部用饲料产量保持高速增长。
2、生猪产能有效调整,专业化育肥增多,生猪饲料降幅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生猪出栏4333.6万头,同比下降7.0%;猪肉产量356.0万吨,同比下降7.0%。据山东省畜牧总站测算:一季度自繁自养每头平均盈利 51 元左右、二季度每头平均盈利 312 元左右、三季度每头平均盈利 784 元左右、四季度每头平均盈利 426 元左右;一季度外购仔猪育肥每头平均盈利152元左右、二季度每头平均盈利 446 元左右、三季度每头平均盈利505 元左右、四季度每头平均盈利 246 元左右。
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显示,2024年山东生猪饲料产量 966.2万吨,同比下降14.1%,占全国生猪饲料产量的6.7%。其中,配合饲料产量883.2万吨,同比下降13.8%,占全省生猪饲料产量的91.4%;浓缩饲料产量65.0万吨,同比下降16.8%;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18.0万吨,同比下降18.5%。
生猪存、出栏同比下降,养殖盈利较好,养殖场户外购仔猪专业化育肥现象增多,这些因素对生猪饲料生产和消费影响大,也加剧了饲料企业经营难度。
生猪饲料生产集中度持续提高。2024年山东生产生猪饲料的企业/集团数量约480家,生猪饲料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数18家,其生猪饲料产量占全省的比重为68%,三分之二的企业/集团生猪饲料产量同比下降;一体化生猪养殖项目饲料产量恢复性增长。
3、蛋禽饲料产量继续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禽蛋产量438.2万吨,同比下降5.2%。
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显示,2024年山东蛋禽饲料产量350.4万吨,同比增长1.7%(蛋鸡饲料产量223.9万吨,同比增长 1.5%;蛋鸭饲料产量109.3万吨,同比增长3.1%),占全国蛋禽饲料产量的10.8%。其中,配合饲料产量292.8万吨,同比增长0.4%,占全省蛋禽饲料产量的83.6%;浓缩饲料产量7.4万吨,同比增长45.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50.2万吨,同比增长5.5%。
山东蛋禽养殖区域相对分散。2024年潍坊蛋禽饲料产量68.7万吨,同比下降 10.4%,占全省的比重为 19.6%。菏泽、聊城、德州蛋禽饲料产量分别为37.5万吨、35.0万吨和35.0万吨,同比变化分别为下降3.8%、增长1.5%和下降 7.4%。
蛋禽饲料竞争格局变化大。2024年蛋禽饲料产量5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数量18家,生产的蛋禽饲料总量占全省蛋禽饲料产量的比重为69.5%。蛋禽饲料市场规模稳中有增: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超四成的蛋禽饲料生产企业产量下降。
4、宠物饲料高速增长,水产饲料和反刍饲料小幅下降
宠物饲料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聊城、临沂、烟台、泰安、菏泽、潍坊、青岛等地。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显示2024年山东宠物饲料产值(不包括零食)84.6亿元,同比增长29.7%。其中聊城、临沂宠物饲料产值分别为18.4亿元和16.8亿元,同比增长 23.5%和 3.3%。
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显示,2024年山东水产动物饲料产量 49.4万吨,同比下降0.6%。其中,淡水饲料产量 31.5万吨,同比下降2.9%;海水饲料产量17.9万吨,同比增长 3.6%。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牛羊养殖产能持续收缩。牛出栏246.8万头,同比下降8.1%;牛肉产量53.5万吨,同比下降8.1%;牛奶产量 313.5万吨,同比下降1.5%。羊出栏1982.6万只,同比下降13.7%;羊肉产量28.6万吨,同比下降 12.7%。
肉牛、肉羊存栏下降,牛羊生产压力持续,反刍饲料产量有所下降。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显示,2024年山东反刍饲料产量100.9万吨,同比下降1.7%。其中,肉羊饲料产量同比增长3.6%,肉牛饲料产量同比下降8.5%,奶牛饲料产量同比下降 4.8%。
5、饲料添加剂产量增长,结构优化
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显示,2024年山东饲料添加剂产品总产量321.3万吨,同比增长8.0%,占全国饲料添加剂产品总产量的19.9%,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饲料添加剂产量291.0万吨,同比增长8.3%,占全国饲料添加剂产量的19.6%,位居全国第一;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量30.3万吨同比增长5.8%,占全国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量的24.1%,位居全国第一。
2024年受到国内市场需求触底回升、国际市场生产结构调整、出口需求增长等影响,饲料添加剂市场回暖,多数饲料添加剂产品价格上涨,全年饲料添加剂产品平均单吨产值同比上涨4.8%。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显示,2024年山东氨基酸类产品产量(含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下同。)132.3万吨,同比增长40.2%,占全国氨基酸类产品产量的22.0%:维生素类产品2024年产量79.2万吨(其中氯化胆碱占比高),同比下降 17.7%,占全国维生素类产品产量的55.6%。酶制剂产品产量同比下降19.5%,微生物产品产量同比下降4.0%,矿物元素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4%。
自2018年以来,山东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数量、产品产量、工业产值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山东蛋氨酸赖氨酸、氯化胆碱、甜菜碱、泛酸钙、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B、烟酰胺、维生素B、维生素C、柠檬酸、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饲料添加剂产量占全国比例逐渐扩大,2024年饲料添加剂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有4家。
6、单一饲料价格波动较大
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显示,2024年山东单一饲料产值 754.3亿元,同比下降35.5%;产量1904.0万吨,同比增长5.6%。生产各类谷物及加工产品283.8万吨,同比增长3.7%。其中喷浆玉米皮162.4万吨,同比增长2.5%;玉米蛋白粉108.7万吨,同比增长4.9%。生产油料籽实及其加工产品1436.8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豆粕1362.8万吨同比增长4.9%;花生粕55.6万吨,同比增长2.5%;棉籽粕10.8万吨,同比下降27.5%。生产动物油脂、肉骨粉、羽毛粉等动物副产品132.1万吨,同比增长25.8%。生产发酵豆粕、发酵棉粕、发酵麸皮、柠檬酸糟等发酵产品31.2万吨:同比增长 4.0%。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预计2024/25年度山东玉米产量2782万吨,加上进口,总供给为2922万吨。饲料用玉米消费需求在2610万吨,深加工等用玉米为2343万吨左右年度玉米供需缺口在2000万吨左右,缺口有扩大的趋势。供需缺口的大部分从东北调入;进口谷物(高粱、大麦等)本地谷物(小麦等)以及谷物加工副产品作为补充。2024年全球粮价下跌,国内玉米供应宽松,新粮上市后,玉米价格大幅跳水,山东玉米价格跌至四年低位,全年均价2277元吨,同比下降18.1%。12月底玉米价格2036元/吨,比1月份下跌 426 元/吨。
2024年全球大豆产量和库存均创纪录新高,供应过剩压力凸显,大豆价格超预期下跌。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创新高豆粕价格大幅下跌,创四年新低。2024年山东豆粕均价3208元/吨,同比下降 24.9%。12月底豆粕价格 2878元/吨,比1月份下跌 678 元/吨。
7、积极推进玉米豆粕优化使用
2024年玉米价格下跌,谷物替代价格优势下降,小麦、定向稻谷、进口大麦等替代原料用量分别下降64.2%、46.3%、8.7%;2024年山东饲料企业玉米用量增加241万吨,增长20.4%;占配合饲料的比例比上年增长6.0个百分点。
豆粕在饲料配方中的用量会受到市场价格、养殖效益应用技术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以来,山东省大力推广饲料精准配方、低蛋白日粮、饲料精细加工、生物发酵饲料等关键技术和产品,以“钱肉比”替代“料肉比”,引导养殖场户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全省累计推出“山东饲料行业提效减量节粮示范产品”196个,“两低一高”饲料产品市场覆盖面达到50%以上。肉鸭饲料基本不添加豆粕,肉鸡饲料和蛋禽饲料豆粕减量还有一定空间。
因豆粕价格大幅下跌、生猪和蛋禽养殖效益较好,以及肉禽养殖规模较大等因素影响,豆粕在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的占比延续回升,棉籽粕和菜籽粕等豆粕替代品因价格等原因,全年用量分别下降33.8%和7.3%。2024年上半年豆粕在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占比为13.3%,比上年同期增加0.2个百分点;下半年占比为13.6%,比上年同期增加0.9个百分点,全年豆粕在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占比13.5%,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
2024年全年山东省谷物和豆粕等饲料粮(玉米、小麦、稻谷、豆粕)在饲料中合计占比为49.7%,比上年减少2个百分点。
据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2024年畜禽饲料总产量排名前30的企业/集团中,有17家企业/集团豆粕在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的占比为 3.9%~13.3%,平均值为 9.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这17家企业/集团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产量占全省比重48.0%。
8、区域布局基本稳定
据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显示,2024年,临沂饲料产品产值超过 300.0亿元,同比下降17.4%;潍坊饲料产品产值接近 300.0亿元,同比下降16.0%;烟台、聊城、菏泽、和青岛饲料产品产值均超过100亿元。6市合计产值1086.4亿元,占全省饲料产品产值的68.5%。临沂饲料产量914.6万吨,同比下降4.9%,保持全省第一;潍坊饲料产量823.7万吨,同比下降3.8%,保持全省第二;烟台饲料产量同比下降0.3%,聊城、菏泽和青岛饲料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6%、2.6%和10.5%。
9、产业融合加快,集中度提升
据统计,2024年,全省饲料产量30万吨以上企业/集团22 家,同比增加1家,合计饲料产量3099.4万吨,占全省饲料产量的66.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年饲料产量30万吨~100万吨的企业/集团数量13家,饲料产量640.0万吨,占全省饲料产量的13.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年饲料产量大于100万吨的企业/集团9家(比上年增加1家),合计饲料产量2459.4万吨,占全省饲料产量的52.9%,比上年减少 0.1个百分点。
一体化企业饲料产量增长,尤其是新建企业普遍选择散装饲料的方式来降低包装和运输费用,缩短使用周期,保持饲料产品新鲜度。2024年山东散装饲料产量达到2294.0万吨,同比增长18.0%,占全国散装饲料产量的17.6%;占全省配合饲料产量的52.3%,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年饲料产量3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企业/集团其散装饲料产量1744.2万吨,同比增长 18.5%,占全省散装料产量的 76.0%。
随着饲料市场竞争趋于激烈,为降低远途运输费用和充分利用产能,受委托加工饲料产量继续增长,2024年,受委托加工饲料 64.9万吨,同比增长 7.0%,占全省配合饲料产量的 1.5%。
饲料企业数智化改造加快,据了解,近年来全省有不少饲料生产企业开展设备更新换代、改造升级,积极推广机器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大型原料立筒仓、小料自动配料系统、电脑自动配料、码垛机器人、智能化立体仓储设施等在全省中等规模以上饲料企业中已经基本普及,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等联网快速检测设备已经配备到大中型饲料企业。
二、示范带动、服务引领 推动饲料企业转型升级
按照省局《2024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各级饲料管理部门认真实施省政府颁布的《山东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坚持示范带动、服务引领,着力优化许可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促进饲料产业转型升级。
1、组织学习宣传省政府饲料规章
省政府发布的《山东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省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宣传贯彻活动,推动各项制度措施落地见效。2024年4月省局在济宁邹城市举办《山东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宣贯培训班。多地市局根据工作部署,在本辖区采用灵活方式组织《办法》宣贯培训活动。
2、拓展信息服务,疏导新上产能,缓解“内卷式”竞争
2023年以来,省局制定出台了促进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每月定期发布新建企业数量、停产半停产企业数量,以及各市饲料产能利用率、企业位置分布等信息,化解盲目投资、疏导新上产能,新建饲料企业增幅减缓。通过组织宣传培训、专家服务等方式,引导现有企业改造提升、兼并联合,或者与粮食加工、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3、实施审管联动,压实行业监管执法责任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许可流程,对获评现代畜牧业齐鲁样板饲料示范生产企业或者连续3年评定为A级的企业,在申请续展时,免于现场审核,根据书面评审材料直接办理换证手续,全省受益企业约200家。同时,组织跟踪核查组,加强对获证企业的跟踪抽查,严厉查处了个别弄虚作假、违法违规的企业;9月份专门抽调执法人员,对16个市开展交互整治检查。
省局组织制定了《2024年山东省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饲料质量安全监督监测数量由2023年的700批次增加到910批次,明确了饲料中兽药和非法添加物的判定依据,增设了风险预警监测项目,增加了飞行检查频次,由每年5次增加到原则上每月一次,结合饲料标签专项整治检查同步实施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
4、强化示范带动,积极培育高质量发展品牌
省局在安全生产、人才培育、企业品牌等方面选树典型示范带动。在滨州市组织了全省饲料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推动提升全省饲料行业安全生产应急处置能力和从业人员应急处置技能水平。在临沂市组织举办了全省饲料兽药技术员技能竞赛决赛,全省15个市选拔出65名队员参赛,38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全国为首创。新推出山东饲料行业提效减量节粮示范产品76个,指导省饲料行业协会、省宠物行业协会联合推介了28个“好宠粮山东造”宠物饲料品牌,以品牌引领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5、持续推进饲料企业分级评价
省局发布了 2023年度饲料、兽药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分级评定结果和企业名单公告(公告〔2024】17号)。全省共有2367家饲料生产企业参与质量安全信用分级评定,其中,年度评价优秀企业(A级)674家,占比28.4%;良好企业(B级)1254家,占比52.9%;一般企业(C级)254家占比 10.7%;因新建、停产、未完成整改等原因未评定等级企业185 家,占比7.8%。
省饲料行业协会继续对山东饲料企业开展信用等级评价,评价出2024年度《山东饲料企业信用等级AAA》企业55家,并对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山东饲料企业信用等级AAA》企业进行了核查(基准日为2024年4月18日)。截至2024年底,仍符合条件的《山东饲料企业信用等级AAA》企业258家6、积极开展行业研讨、交流和标杆选树活动充分利用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2024山东省饲料行业年会、协会组织企业赴江苏、辽宁、上海等省际考察、深入会员单位调研等多种平台,围绕饲料行业融入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风险控制、提质增效、减量替代、监管检查、行情探讨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推动饲料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科技化及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三、2025 年饲料产业展望
据多家研究机构分析,2025年全球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通胀进一步下降,大宗农产品价格经过连续两年的下跌后多数农产品价格已跌至低位,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冲击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性可能加大。我国肉类生产产能、产量处于高位,养殖盈利分化,生猪养殖生产走出困境,肉牛奶牛养殖亏损,企业生产预期偏弱,饲料生产总量增长空间有限,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分化。
1、饲料消费有望前低后高
一是生猪产能结构优化,生产性能提高,养殖保持盈利饲料生产、养殖一体化企业经营业绩得到改善,饲料消费止降回升;同时,我省生猪专业化育肥增多,商品饲料的客户需求和产品结构面临调整,也会加剧市场竞争。2025年父母代种鸡存栏升至高位,白羽肉鸡理论供应量继续增长,产业面临较大挑战,肉禽饲料毛利率持续压缩下,企业在原料品质和饲料产品品质方面需要加强内控,稳定产品质量;预计2025年上半年商品代产蛋鸡存栏缓慢回升,由于饲料成本下降,养殖有望保持盈利。反刍动物和水产养殖产能几经调整价格止跌企稳,反刍饲料和水产饲料有望止降企稳。宠物饲料处于成长期,在市场需求拉动和产业高附加值的引领下有望保持较好的增长,但增速可能放缓。整体而言,2025年畜牧饲料生产将有所改善,养殖端生产节奏和盈利能力趋于稳定,预计年度饲料消费量小幅增长。
2、积极推动饲料产业转型升级
山东省饲料产业企业多、规模大、品种全,整体已经具备了由饲料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条件。但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市场恶性竞争等问题也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由于养殖主体的变化,一体化企业内部用饲料保持扩张,在总量规模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商业饲料企业更需要以提升养殖综合收益为核心,在品种调整、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上再下功夫,并与养殖食品企业加快融合或联合,走差异化、专业化、精准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3、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监管,扶优扶强
严格执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水平。完善“检监联动、检打联动”机制,实现监督检查、产品抽样与检验、不合格产品处罚及时有效街接,及时通报查处违规企业,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全面落实《山东省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继续遴选饲料提效减量节粮示范产品,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和饲料节粮行动。省局将继续开展“饲料行业提效减量节粮示范产品”推选,协会将继续开展“山东饲料企业信用等级AAA”认定等活动,继续推出示范产品、示范企业,强化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
4、积极打造各类服务和交流平台
进一步培育促进产业链融合、上下游配套、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培育、应用新质生产力,促进饲料产业迭代升级。鼓励新建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不断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