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猪肉比很多蔬菜都便宜了!”一位成都市民这样感慨。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多地的超市、农贸市场发现,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同时,生猪养殖成本在继续上涨,生猪养殖公司亏损加剧。
业内人士认为,生猪养殖成本还将继续上行。面对双重压力,从事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正多措并举降成本,同时扩大融资保证资金链安全。
生猪价格持续走低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3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2.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同比下降55.7%。目前,部分地区毛猪价格已经跌破12元/公斤。
生猪价格下降的同时,饲料价格却在持续上涨。“饲料成本是大头,占生猪养殖成本的60%。”唐人神董秘孙双胜表示,以豆粕为例,年初豆粕价格为每吨4000元左右,目前已涨至每吨5500元左右。他表示,目前生猪养殖企业两头承压,“一方面,猪价持续下跌,另一方面,原材料涨价很快。”
华中某生猪养殖企业负责人李明(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生猪养殖成本普遍在17元/公斤-18元/公斤,亏损让不少企业现金流吃紧。
3月22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部门协调会议。会议认为,受供求关系影响,生猪价格进入周期下行区间,加之近期大宗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养殖持续亏损,不少养殖场户经营困难,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合力应对,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猪价企稳还需时日
业内人士表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生猪养殖成本将进一步提高。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在饲料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各大猪企的业绩压力会更为严峻,但很难主动实现产能退出,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与行业基本面短期内很难改变,猪价将依然维持低位波动状态,最快也要在下半年才能企稳回升。
一家从事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负责人王强(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的猪价应该处于底部区域,从去年下半年能繁母猪数量以及仔猪出栏数量判断,今年上半年商品猪出栏量仍会保持惯性增长,这也是2月以来猪价继续走低的重要原因。目前,行业普遍较看好下半年,届时商品猪出栏量开始出现下降而猪价有望回升。”
新希望执行董事长兼总裁张明贵认为,“2022年对养猪行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行情总体上仍处于低位,猪价在上半年有较大压力,3-5月会出现一个相对低点,过后会开始逐步调整。”
孙双胜认为,目前猪周期已经触及底部位置,“2019年和2020年,受非洲猪瘟影响,行业去产能非常快,导致供需关系紧张,毛猪价格最高达到40元/公斤,现在很多地方已经跌到12元/公斤以下。”他介绍,目前猪企亏损较大,如果现状持续1-2个月,有望较彻底地去产能。
应对周期各显神通
面对周期下行,从事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扩大融资等多种方式积极应对。
降成本是当前养殖企业应对成本上涨的重要举措。王强表示,“公司面对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猪价下行的压力,主要通过各种降成本的方式来消化。比如,进一步优化饲料配方和提升精准饲喂技术等降低饲喂料肉比,从而降低饲料使用成本;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逐步摊薄管理费用;不断提高防疫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强化执行力提高猪只存活率和健康度。”
智慧养殖也是降低成本的一大法宝。以新五丰为例,2021年公司携手华为启动智慧养猪项目。“以生猪存活率和料肉比指标为例,从试点情况看,依托智慧养殖系统,生猪的存活率比以往传统养殖的最好年份高出2%,料肉比下降0.2。这些都是生猪行业的养殖关键点,可以降低生猪养殖成本。”新五丰相关负责人介绍。
要平稳穿越猪周期,资金链安全也至关重要。孙双胜表示,“前期我们已经完成了28亿元的再融资,极大地保障了资金链安全。我们的银行贷款也都是中长期项目贷款,期限在5年-10年。如果这个时候寻求短期贷款,到时集中还贷的资金压力会很大。”
中粮期货研究员表示,当前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正逐步完成期货团队的组建,不断完善研究和交易体系,部分大型养殖企业已具备成功的套期保值经验,在猪价下行过程中成功规避了经营风险。中小养殖户也正在不断参与“保险+期货”项目。未来,生猪养殖行业将在期现结合、产融结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养殖企业也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套期保值经验,增强对市场风险的综合管理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生猪养殖成本还将继续上行。面对双重压力,从事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正多措并举降成本,同时扩大融资保证资金链安全。
生猪价格持续走低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3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2.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同比下降55.7%。目前,部分地区毛猪价格已经跌破12元/公斤。
生猪价格下降的同时,饲料价格却在持续上涨。“饲料成本是大头,占生猪养殖成本的60%。”唐人神董秘孙双胜表示,以豆粕为例,年初豆粕价格为每吨4000元左右,目前已涨至每吨5500元左右。他表示,目前生猪养殖企业两头承压,“一方面,猪价持续下跌,另一方面,原材料涨价很快。”
华中某生猪养殖企业负责人李明(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生猪养殖成本普遍在17元/公斤-18元/公斤,亏损让不少企业现金流吃紧。
3月22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部门协调会议。会议认为,受供求关系影响,生猪价格进入周期下行区间,加之近期大宗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养殖持续亏损,不少养殖场户经营困难,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合力应对,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猪价企稳还需时日
业内人士表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生猪养殖成本将进一步提高。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在饲料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各大猪企的业绩压力会更为严峻,但很难主动实现产能退出,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与行业基本面短期内很难改变,猪价将依然维持低位波动状态,最快也要在下半年才能企稳回升。
一家从事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负责人王强(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的猪价应该处于底部区域,从去年下半年能繁母猪数量以及仔猪出栏数量判断,今年上半年商品猪出栏量仍会保持惯性增长,这也是2月以来猪价继续走低的重要原因。目前,行业普遍较看好下半年,届时商品猪出栏量开始出现下降而猪价有望回升。”
新希望执行董事长兼总裁张明贵认为,“2022年对养猪行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行情总体上仍处于低位,猪价在上半年有较大压力,3-5月会出现一个相对低点,过后会开始逐步调整。”
孙双胜认为,目前猪周期已经触及底部位置,“2019年和2020年,受非洲猪瘟影响,行业去产能非常快,导致供需关系紧张,毛猪价格最高达到40元/公斤,现在很多地方已经跌到12元/公斤以下。”他介绍,目前猪企亏损较大,如果现状持续1-2个月,有望较彻底地去产能。
应对周期各显神通
面对周期下行,从事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扩大融资等多种方式积极应对。
降成本是当前养殖企业应对成本上涨的重要举措。王强表示,“公司面对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猪价下行的压力,主要通过各种降成本的方式来消化。比如,进一步优化饲料配方和提升精准饲喂技术等降低饲喂料肉比,从而降低饲料使用成本;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逐步摊薄管理费用;不断提高防疫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强化执行力提高猪只存活率和健康度。”
智慧养殖也是降低成本的一大法宝。以新五丰为例,2021年公司携手华为启动智慧养猪项目。“以生猪存活率和料肉比指标为例,从试点情况看,依托智慧养殖系统,生猪的存活率比以往传统养殖的最好年份高出2%,料肉比下降0.2。这些都是生猪行业的养殖关键点,可以降低生猪养殖成本。”新五丰相关负责人介绍。
要平稳穿越猪周期,资金链安全也至关重要。孙双胜表示,“前期我们已经完成了28亿元的再融资,极大地保障了资金链安全。我们的银行贷款也都是中长期项目贷款,期限在5年-10年。如果这个时候寻求短期贷款,到时集中还贷的资金压力会很大。”
中粮期货研究员表示,当前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正逐步完成期货团队的组建,不断完善研究和交易体系,部分大型养殖企业已具备成功的套期保值经验,在猪价下行过程中成功规避了经营风险。中小养殖户也正在不断参与“保险+期货”项目。未来,生猪养殖行业将在期现结合、产融结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养殖企业也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套期保值经验,增强对市场风险的综合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