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高景气以及生猪存栏恢复预期下,预计下半年饲料行业整体销量情况要好于上半年,从销量真正兑现角度看,东北地区散养户占比显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南方环保政策逐渐收紧、江浙闽等地划定禁养区后生猪产能大幅下滑,目前环保要求相对宽松的东北地区预计将迎来南猪北迁,因而母猪补栏和生猪出栏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而带动东北地区成为养殖景气传导下饲料销量增长最快最高的区域。
温氏股份:预期猪价下半年高位运行
“主营业务规模增长、猪肉销售价格上升以及饲料原料采购价格下降三方面的原因使得上半年的业绩提升。”温氏股份方面表示。
数据显示,上半年温氏股份上市肉猪80 4 .89万头,增长14 .6 1%。“出栏800万头猪才达到72.27亿元利润,单头的利润不高。对比同行业牧原股份就可以看出,温氏股份的净利润并不是特别高。”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上半年生猪养殖业普遍出现利润井喷,分析指出,主要是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商品肉猪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涨,以及公司饲料原料采购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饲料成本降低。
“整体上我国的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仍然处于相对低位,供给偏紧的局面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未来,生猪价格预计会在下半年较高价位企稳运行。”温氏股份方面表示。
多家机构研报表示,上半年温氏股份业绩获得大幅增长,但猪肉价格波动较大,仍面临猪价大幅回落等风险。
“我国的养猪业在转型,中国养猪业正在快速升级,大量散户退出养猪业,给行业留下巨大的市场空间,规模企业跑马圈地,温氏股份在这一轮的转型中成为受益者。”冯永辉表示。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公司+农户”的模式之所以能存在,基于中小散户没有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猪价剧烈波动时很可能被淘汰。这种模式是一个双方互补的模式,中小散户的优势在于拥有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对于大企业来说,既可以解决批地难的问题,又可以将排污的问题转嫁农户自行处理。
“例如养一头猪可以挣800元,这种模式之下农户只有200- 300元的收益。”冯永辉表示,该模式的扩张有一定的局限性,市场好的时候,农户并不愿意接受这种模式。“发展到一定规模且拥有一定技术的养殖户自己养殖所获得的利润比在该种模式下大,只有毫无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的纯散户才愿意加入到 企业+农户 的队伍中。”
“在数量方面,除了2012年到2014年养殖行业低谷期有小幅减少外,一直在上升通道,公司现有合作农户5万多户,总体比较稳定,出现弃养农户整体极少。”温氏股份方面表示。
然而,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类似于温氏股份这种“公司+农户”的模式,对于猪价的波动存在特殊性,若猪价下跌,导致更多的散户退出,则可以借机吸纳,壮大公司规模,这个时候比较考验的是企业的资金实力。
一位不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在市场肉价相对稳定或上涨的情况下,温氏股份的规模难以扩张。事实上,这种模式越是行情不好的情况下越可以壮大。然而,规模扩张的同时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大,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导致其资金链断裂。”
“猪周期进入亏损期,公司也要为农户承担风险。”上述分析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