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防治措施
4.1饲养管理方面
断尾:最有效的办法是在仔猪出生时断尾,可结合打耳号同时进行。用断尾钳断去仔猪尾巴的1/3或1/2,烧烙合理,以不出血为宜。
分群:合理组群猪只,按来源、品种、体重、体质及采食情况等进行合理分群及定栏。转群最好是整栏转,尽可能减少合群或重新组群。出栏做到全进全出,防止交叉污染。
密度:适宜的饲养密度能满足猪的正常生长、繁殖需要,且要合理利用猪圈面积。仔猪每群以10~20头为宜,中、大猪以6~8头为宜。也可根据每头猪适宜的占地面积选定栏舍数量:断奶仔猪为0.23平方米~0.33平方米,3~4月龄育肥猪以0.4平方米~0.6平方米为宜,5~6月龄以0.6平方米~0.8平方米为宜。
去势:育肥仔猪提早去势不仅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还能避免因公、母猪在一起相互爬跨而引发咬尾症。
驱虫:根据环境条件、寄生虫种类及发育规律,对所养猪要定期驱虫,以防止因寄生虫诱发的咬尾症。在猪的一生中,体内驱虫2~3次;即分别在猪30~40日龄、70~80日龄、100~110日龄时各驱虫1次。同时要注意驱除体表虱、疥癣等。
环境控制:做好猪的环境卫生工作,降低猪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做好保温、降温措施,避免湿、热、冷、光线、噪声对猪的过度应激。猪咬尾症的发生常因个别好斗的猪引起。因此,如在圈中发现有咬尾恶癖的猪时,应及时从猪群中挑出来单独饲养,严重时使用药物治疗。
4.2卫生方面
饲养场地尽量选择建在通风、水质良好的地方,猪舍要既能防冻、保暖又能防潮;每天清理猪舍,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冬天注重保温,夏天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对圈舍进行清洗、消毒,建议选择三种以上的消毒药物交叉使用。
4.3治疗
猪一旦发生咬尾现象,应及时隔离被咬猪和具有攻击恶癖的猪。对存在轻微咬尾现象的猪群,可在饲料中增加0.1%食盐,也可采用白酒或汽油稀释后对猪群进行1~2次喷雾,能起到有效的控制。对被咬伤的猪及时治疗处理,可先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消毒,并涂上碘酊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和防止化脓感染。对咬伤严重的猪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控制猪群咬尾症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由于发生原因不尽相同,需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防治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