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部监测,6月份玉米价格同比下降14.6%。记者检索到的临沂市物价局不久前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预测本年度玉米种植每亩亏损199.13元,较去年每亩亏损157.71元增亏26.26%。
有分析人士表示,这一方面是缘于本年玉米供给仍然充裕,考虑约1.9亿吨的需求量,产量仍有大量盈余;另一方面,当前玉米临时储备正常消化估计约需要5年,这将极大压制玉米价格的上涨空间。
卓创咨询粮食分析师刘栋告诉记者,“对于如何去库存,首先要底价拍卖,但价格也不能太低,否则就会严重打压目前的玉米市场。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减增量,就是有计划地调减玉米的种植面积,逐渐使我国的玉米达到供需基本平衡的状态。”
“搅局者”给产业链平添波澜
从主产区延伸向外,玉米行业的“搅局者”已在产业链上隐现。
“现在国库卖的是2013年囤的玉米,每斤0.75元,这一类玉米一般只能用作酒厂和味精的原料,但是许多人利用各种手段,将这类玉米买来,千方百计冒充新玉米出售。”一位河北地区饲料从业者告诉记者,“都知道现在国家在‘去库存’,于是许多人开始打这个陈玉米的主意,据我所知有的人买来经过处理,比如混新玉米,便可以每斤八毛多的价钱出手。”
在玉米收储期间,“搅局者”还将华北地区的低价玉米倒卖至开库收储的东北,利用较高的政府临储定价赚取差价。
上述饲料从业者说,“收储期间,我们这里的玉米卖给东北,每斤大概八毛三,两个月后,我们需要用玉米了,只好以九毛二的价格从东北把玉米拉回来。实际上据我所知,有很多山东、河北的玉米进入东北国库,而这是违反国家政策的。”
“这种事件是一种典型的投机行为,个别人利用东北收储时期较高的政府定价,将山东、河北地区较低价的玉米违规流通进了东北粮仓,赚取中间差价。”刘栋告诉《记者,这种将本应用作酒精味精的玉米冒充好玉米的做法,就是坑人。
一位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每一年收储的玉米都是产自上一年的,2014年玉米总产量为2.15亿吨,2015年玉米临储达8300万吨,当年玉米总产量为2.24亿吨,收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25亿吨,实际上就是因为有许多华北地区玉米混了进去。”
数据显示,在中国直接被作为食用用途的玉米只占到总产量的约10%,其余90%都进入到加工环节。这也意味着,当“搅局者”密集出现在玉米入库与出库的产业链两端,下游的加工业者必将承受更大的波澜。
“东北作为产区,其玉米本应是南运的,结果由于当地收储带来的价格差,造成华北地区玉米逆流进入东北,而且都是规格较好的玉米先流过去了。”上述饲料从业者表示,如此一来当地想收好玉米,就比较困难,甚至需要等两三个月再以每斤高出9分钱的价格,从东北又把玉米买回来,由此一来饲料成本自然上涨,而养殖业成本也会跟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