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在扬翔育种27周年暨秀博基因10周年的节点上,有位东北汉子的故事格外动人——他就是秀博猪精销售副总经理陶经理。从2012年怀揣热血加入扬翔的“销售小白”,到如今执掌西部销售版图的“铁军主帅”。他用13年时间,跑赢了一场属于猪精事业的漫长马拉松。
#01
一场“说走就走”的
职业选择
一场“说走就走”的
职业选择
2012年,扬翔到学校招生的消息传来,当看到工作地点在广西时,年轻的陶经理没丝毫犹豫:“趁年轻,多出去走走看看!”这一决定,成了他人生中“最对的选择”,顺利加入扬翔大家庭后,他的职场第一课,从贵港瑞康公猪站的生产区开始。

彼时,公猪站里350头美系母猪,平均产仔数仅9.7头。陶经理沉下心扎进养殖一线,跟着团队学习饲喂、管理技术。整整1年时间,他在扬翔体系里摸爬滚打,将压模技术练得炉火纯青。到2013年7月,这批母猪的产仔数成功提升至11.3头,这份实打实的成绩,让他对养猪行业有了最初的敬畏与热爱。

事实上,扬翔集团早在公司建立之初就已经将育种技术作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至今已建成投产第三代公猪站——高科技、高福利、智能化的智能设施楼房公猪站,为种公猪提供了更加优越的生长和生产环境。而2015年扬翔秀博基因正式成立,正式开启社会化供精模式。

现如今,扬翔秀博基因的种猪群日益丰富,科研合作也从华中农大拓展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机构。种公猪规模达到了7000+头,猪精年产能超过1500万袋。
#02
在“听不懂”“融不进”里破局
在“听不懂”“融不进”里破局
从公猪站学习结束后,陶经理加入李家连博士带领的6人团队,开启秀博猪精的推广之路。他们以养猪密集县为单位,以乡镇为最小单元,地毯式普查市场,再通过小型会议建立典型客户。从零基础起步,陶经理负责的市场,最高时能做到月销量3000袋,这份成果,是他用脚步丈量市场、用真诚打动客户的开始。
初到陌生的南方市场,他既面临“人生地不熟”的困境,又要应对客户的质疑——当时本地小公猪站的猪精价格低廉,而秀博猪精价格相对较高,客户一开口就是“你们猪精太贵了,搞不过本地的。”回忆起那段日子,陶经理笑着说:“第一次见客户,人家觉得一个东北人来做这边的市场,本来就有点排斥,我还不会猜码,连共同话题都少,客户根本记不住我。”但他没被困难打倒,用3个月时间慢慢融入当地客户圈。

即使是大众印象中“能说会道”的东北人,陶经理也有过“嘴笨”搞砸的经历。面对规模大、气场强的客户时,他曾紧张到不知道该说什么。后来他才明白,不是客户的气场压垮了自己,而是“肚子里的知识撑不起客户的需求”。
不过,当客户问“你家猪精和别人有啥不一样”时,陶经理从不会慌——因为在推广猪精前,他已在扬翔最大的公猪站学习了一年半,对产品的基因价值、品质保障了如指掌。“我很少评价别人家的产品,客户问起,说明他们用过、了解过,我只要把秀博猪精的优势讲清楚,让客户自己做选择就好。”这份对产品的底气,成了他早期销售路上最硬的“敲门砖”。
为保障猪精安全
秀博基因做了哪些
一、智能设施楼房公猪站
秀博基因在中国南北中部布局的三大智能设施楼房公猪站——广西秀博智能设施楼房公猪站、河南秀博智能设施楼房公猪站、沈阳秀博智能设施楼房公猪站。均采用“铁桶式智能化”楼房养猪模式,实行结构化防控,空气经过过滤,人车物皆经过严格消毒且无交叉,保障猪群安全,封闭式的结构也阻止了四害的进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二、全自动化生产更安心
公猪站内采用自动采精系统,精液全程密闭收集,利用气动传输系统把采集到的原精输送至实验室,进行精液质量分析、自动定量稀释、自动灌装入袋,最后采用智能分拣系统进行分拣,大大减少人为接触,充分保障猪精安全。
三、每日必检
每日对猪精进行非洲猪瘟、蓝耳等病毒检测,检测合格方可出库,并将检测报告发布在“扬翔秀博基因”微信公众号上,供用户实时查看。
四、运输环节防护
将打包环境温度控制在17℃左右,打包前确保猪精温度保持该温度,选用适配保温包装,根据实时气温搭配不同型号冰袋(极端高温时额外增加相变恒温板),箱内嵌入温度计实时监测,最后密封包装形成“保温屏障”。真正做到“防碰撞、防刮破、防病原、防污染、防泄漏”。并通过冷链车、高铁、飞机等多式联运,除极少数偏远地区外,全国48小时内高效、安全送达。
#03
“自己跑单”到“带好团队”
“自己跑单”到“带好团队”
随着个人能力的提升,陶经理从“自己做业绩”转向“带团队出业绩”,这其中最难的,是从“个人高手”到“团队赋能者”的转变。

在团队管理上,陶经理有自己的“秘诀”:一是给新人足够的信心,“销售看着门槛低,其实要求高,没信心很难熬过来”;二是教大家“站在客户角度想问题”,“客户提疑问时,先反问自己‘他为什么这么问’,解决了他的痛点,成交就不远了”;三是强调“团队作战”,“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卖猪精,是整个扬翔的服务、技术在背后支撑,要学会借力”。
靠着这套方法,他带领的西部团队摸索出“高效销服模式”,新人最快3个月就能独立开单,团队业绩也稳步提升,成了名副其实的“西部铁军”。
#04
做“科技与市场”的连接器
做“科技与市场”的连接器
历经四大阶段
销售重心随需而变
阶段一:“母猪发情找扬翔”
品种改良,重点普及人工授精的技术和知识,提升扬翔品牌的影响力。
阶段二:“防非复产特种兵”
防非复产保种大行动,安全保障,快速稳定复产。
阶段三:“秀博猪精,安全放心”
打造高强度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全面保障猪精生产的安全。
阶段四:“秀博基因,让选择更自由、更自信、更自豪”
“六位一体”的产品+服务的模式解决方案。
陶经理常说,要把实验室里的“技术语言”翻译成客户能听懂的“效益语言”。比如公司的育种技术、数字化工具,客户可能听不懂专业术语,他会跟他们算“明白账”:“用我们的猪精,母猪产仔数能多1-2头,出栏时间能缩短几天,这背后就是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他看来,“齿轮精神”就是自己工作的写照:既要让“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精准咬合,不脱节——比如把客户对“猪精冬季适应性”的反馈传给育种团队,推动技术改良;又要持续转动,不松懈——从早期推广基础育种技术,到后来对接数字化方案,他始终跟着公司战略调整节奏,哪怕是重复的客户沟通,也“咬住”需求不放松。
“齿轮不直接创造核心技术,但能让每个环节的力量高效传递。”陶经理说,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扬翔的科技真正落地到养殖场,让客户养猪更轻松。
#05
卖产品、卖价值、卖信任
卖产品、卖价值、卖信任
27年前,从扬翔发展育种技术开始,到秀博基因10年的成长,陶经理亲历了销售端的巨大变化——从早期“卖产品”,讲清楚参数、价格就行;到后来“卖价值”,帮客户算效益账;再到现在“卖信任”,用稳定的产品、快速的服务,和客户建立长期共生关系。

“这种变化,说明行业越来越成熟了,也意味着销售要承担更多责任——不仅要卖猪精,还要串联起研发、服务,帮客户解决全流程的问题。”陶经理感慨道。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陶经理觉得,扬翔秀博猪精事业才刚跑到“中途”,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还是要跟着秀博基因的脚步,把更好的猪精、更优的方案带给西部的客户,让他们养猪更省心、更赚钱。”

这位东北汉子的十年,是扬翔秀博猪精发展的一个缩影——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脚踏实地的坚持。而他的故事,还在继续;扬翔秀博猪精的“马拉松”,也将朝着“科技赋能养殖”的目标,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