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东企业的表现极为亮眼,价格涨幅超出预期,虽说目标依旧没有变,但面对市场流通粮源的收紧,企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依照山东企业的“尿性”,现在压力给到了持粮主体,就问你卖不卖。至于贸易商现在已经有些“麻爪”了,真不知道是否要进行收购建库了,而东北地区的价格也有了变化,先是有企业进行小幅上涨,紧跟着北港的价格也开始上调,是否意味着玉米市场的前景已经明朗,风向已经转变了呢?
众所周知,目前华北及山东地区对优质粮源的需求较重,这也是昨日山东企业上涨收购价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直接刺激手握好粮的老板们,但这样的局面其背后的隐患依旧不小,首先就是山东企业涨的快,跌起来也绝对不满,玩的就是一个套路,就看你上不上当,其次就是反复震荡的行情容易引起基层农户的不安,河南最近两天的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三是政策指导依旧不明朗,基层余粮基数过大,供应压力依旧存在,对此小编建议贸易商:
1、谨慎行动,收购动作可以继续,目标还是只针对好粮(除非你有烘干塔)。
2、暂时不要把目光转移到外地,特别是东北地区,现在基本处于倒挂状态,用东北粮远距离运输做库存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3、不用过度关注山东企业的价格变化,它们先是就是在玩“传统套路”,不要被轻易影响心态!
4、提前和基层农户进行联系,可以进行中远期合同订单的签订,这样风险相对较小一些。
其实华北及山东地区现在属于“群雄割据”状态,河北这个“老六”在本月或将起到较大的作用,重点关注其在本月的入市情况,要知道今年受灾主要集中在河南南部地区,其它地区的粮质较好,产量也高,千万不要认为周边没有粮源!不过小编需要再次强调,现阶段是新粮入市阶段,玉米价格的上限被压制的死死的,再叠加下游需求目前多是保持刚需,无论是深加工企业还是饲料企业目前对建库都较为谨慎,而那些养殖户目前消耗的主力还是陈粮。所以面对涨价要保持理性,华北也好山东也罢,涨跌都会频繁出现,但都不会持续多久!
东北地区现在的问题较多,甚至小编认为这都不是利空尽出的局面,当前吉林地区的收割已经展开,这就意味着市场流通粮源将会增多,虽说目前粮源外运受阻,呈现出被“锁粮”的局面,但今年东北地区产量高质量好,农户的心理预期较高,面对企业的降价抵触心理短期内不会消失,更为关键的是,依照当前的情况来看,东北地区的入市期可能会被延长到本月末,这样的压力还是很大的,针对于贸易商,小编的建议如下:
1、针对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的老板们来说,折干价在2000-2050元/吨的区间内是可以做库存的,甚至可以建大库,辽宁地区甚至可以放宽到2100元/吨,但注意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粮源,同时注意拉长自己的收购周期!
2、关注天气变化,随着气温的降低,农户存储条件改善后市场入市情况将决定春节前后和开春后的价格调整幅度。
3、就是企业和政策的变化,企业的收购补库很关键,而政策调整更为重要,虽说目前政策层面有些模糊不清,但小编认为它们不会打压粮价,特别是当前的价格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打压的了,本月就关注它们的轮入开放和收购价格!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东北地区还存在其它的不确定因素,但对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小编认为今年官方在玉米市场上可能出现大的波动,很有可能对当前的供需结构进行调整,而年后开放一次性收储的消息极有可能是真的,所以小编才建议大家要保持理想!
短期来看,无论是华北还是山东地区,随着新粮入市的不断扩大,价格下行都是主流趋势,尤其是华北及山东地区受到降雨和心态崩溃等影响,甚至出现了恐慌性售粮,但这并不代表玉米价格就没有上涨的根基,随着时间的推移,官方、企业、贸易商都将加入到收购的大军中,所以目前山东企业的价格是偏低的!更别说中长期了,一旦入市潮结束叠加入冬,粮源存储难度大幅减小后,持粮主体的心态会逐步恢复,再加上政策端的发力和南方需求的提高,春节前小编认为玉米至少有两拨较为明显的上涨机会!随着新粮入市范围的扩大,小编认为华北及山东大概率会降至1.05-1.1元/斤的区间内,东北地区甚至可能降至1元附近!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待市场价格变数,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切勿盲目追涨杀跌
众所周知,目前华北及山东地区对优质粮源的需求较重,这也是昨日山东企业上涨收购价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直接刺激手握好粮的老板们,但这样的局面其背后的隐患依旧不小,首先就是山东企业涨的快,跌起来也绝对不满,玩的就是一个套路,就看你上不上当,其次就是反复震荡的行情容易引起基层农户的不安,河南最近两天的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三是政策指导依旧不明朗,基层余粮基数过大,供应压力依旧存在,对此小编建议贸易商:
1、谨慎行动,收购动作可以继续,目标还是只针对好粮(除非你有烘干塔)。
2、暂时不要把目光转移到外地,特别是东北地区,现在基本处于倒挂状态,用东北粮远距离运输做库存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3、不用过度关注山东企业的价格变化,它们先是就是在玩“传统套路”,不要被轻易影响心态!
4、提前和基层农户进行联系,可以进行中远期合同订单的签订,这样风险相对较小一些。
其实华北及山东地区现在属于“群雄割据”状态,河北这个“老六”在本月或将起到较大的作用,重点关注其在本月的入市情况,要知道今年受灾主要集中在河南南部地区,其它地区的粮质较好,产量也高,千万不要认为周边没有粮源!不过小编需要再次强调,现阶段是新粮入市阶段,玉米价格的上限被压制的死死的,再叠加下游需求目前多是保持刚需,无论是深加工企业还是饲料企业目前对建库都较为谨慎,而那些养殖户目前消耗的主力还是陈粮。所以面对涨价要保持理性,华北也好山东也罢,涨跌都会频繁出现,但都不会持续多久!
东北地区现在的问题较多,甚至小编认为这都不是利空尽出的局面,当前吉林地区的收割已经展开,这就意味着市场流通粮源将会增多,虽说目前粮源外运受阻,呈现出被“锁粮”的局面,但今年东北地区产量高质量好,农户的心理预期较高,面对企业的降价抵触心理短期内不会消失,更为关键的是,依照当前的情况来看,东北地区的入市期可能会被延长到本月末,这样的压力还是很大的,针对于贸易商,小编的建议如下:
1、针对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的老板们来说,折干价在2000-2050元/吨的区间内是可以做库存的,甚至可以建大库,辽宁地区甚至可以放宽到2100元/吨,但注意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粮源,同时注意拉长自己的收购周期!
2、关注天气变化,随着气温的降低,农户存储条件改善后市场入市情况将决定春节前后和开春后的价格调整幅度。
3、就是企业和政策的变化,企业的收购补库很关键,而政策调整更为重要,虽说目前政策层面有些模糊不清,但小编认为它们不会打压粮价,特别是当前的价格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打压的了,本月就关注它们的轮入开放和收购价格!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东北地区还存在其它的不确定因素,但对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小编认为今年官方在玉米市场上可能出现大的波动,很有可能对当前的供需结构进行调整,而年后开放一次性收储的消息极有可能是真的,所以小编才建议大家要保持理想!
短期来看,无论是华北还是山东地区,随着新粮入市的不断扩大,价格下行都是主流趋势,尤其是华北及山东地区受到降雨和心态崩溃等影响,甚至出现了恐慌性售粮,但这并不代表玉米价格就没有上涨的根基,随着时间的推移,官方、企业、贸易商都将加入到收购的大军中,所以目前山东企业的价格是偏低的!更别说中长期了,一旦入市潮结束叠加入冬,粮源存储难度大幅减小后,持粮主体的心态会逐步恢复,再加上政策端的发力和南方需求的提高,春节前小编认为玉米至少有两拨较为明显的上涨机会!随着新粮入市范围的扩大,小编认为华北及山东大概率会降至1.05-1.1元/斤的区间内,东北地区甚至可能降至1元附近!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待市场价格变数,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切勿盲目追涨杀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