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四季度进口大豆的预期是不错的,10月份预期到港950吨,11月份850万吨,12月份也有800万吨,均高于去年同期。
但是最近中国买家购买的脚步明显变缓了,消息显示中国采购方停止了对巴西大豆的订购,对原计划12月和1月的船期也没有进行采购了。
原因是巴西大豆出现了大幅溢价。
当前巴西大豆溢价较高,比美豆高出了约50到60美元/吨。
面对这么高的溢价,中国买家的热情自然也就下降了。
这就又让市场开始担忧了。
因为我们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实在太大了,每年要进口近1亿吨的大豆,而大豆的产区又过于集中,主要就集中在南美和北美。
南美主要是巴西、阿根廷和“两圭”(巴拉圭和乌拉圭),而北美呢就要就是美国。
我们进口大豆的节奏也就主要随着南美和北美的收获季节展开。
比如通常在每年的二季度和三季度是南美大豆的出口高峰,所以这时候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就是南美;而到了四季度以及次年一季度就开始转变为以美豆为主。
但今年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特朗普一上台就是加税再加税,把全球市场搞了个乱七八糟,中美贸易也再次陷入困境,中国从6月份开始吧,也就没有再购买美国大豆了。
不过影响也不大,因为那时候也不是美国大豆的出口季,而是南美大豆的出口季,所以重心都在南美大豆身上呢。
不过现在已经是四季度了,中国仍然没有购买美国大豆,而巴西大豆又出现了大涨价。
所以市场不免开始对后续大豆的供应担忧了。
而对于巴西大豆的高溢价,也没什么办法,唯一的指望就是希望巴西大豆的价格尽快降下来。
因为根据预期,2024/25年度巴西大豆的产量预计达到1.691亿吨,同比大增14.2%。这也使得巴西今年的大豆出口特别强劲,截至目前,巴西大豆的出口就已经超过了1亿吨,其中近8成都是运往了中国。
而新一年度的产量预更高,预计达1.776亿吨。
所以在丰产背景下自然也就有降价的基础。
而另一边,美豆正值收获,且价格便宜,是不是意味着美国大豆的机会来了呢?
市场对购买美豆的预期再次提升,因为马上就要到中美贸易休战的期限了,两国面临着新一轮谈判。
而以当前情况来看,采购美豆是符合贸易逻辑的。
不过从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并没有表示出要买美豆的意思,而是称如果情况持续不能缓解,那么可能会抛售国储大豆来稳定市场的供应。
通过这件事也再次暴露出我们的短板,由于对进口大豆的需求过大,靠单一供应是很难覆盖全部需求的,而且风险也倍增。
这还是在巴西大豆天量丰产的格局下,如果减产呢,那价格恐怕就要更高了。
大豆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但是最近中国买家购买的脚步明显变缓了,消息显示中国采购方停止了对巴西大豆的订购,对原计划12月和1月的船期也没有进行采购了。
原因是巴西大豆出现了大幅溢价。
当前巴西大豆溢价较高,比美豆高出了约50到60美元/吨。
面对这么高的溢价,中国买家的热情自然也就下降了。
这就又让市场开始担忧了。
因为我们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实在太大了,每年要进口近1亿吨的大豆,而大豆的产区又过于集中,主要就集中在南美和北美。
南美主要是巴西、阿根廷和“两圭”(巴拉圭和乌拉圭),而北美呢就要就是美国。
我们进口大豆的节奏也就主要随着南美和北美的收获季节展开。
比如通常在每年的二季度和三季度是南美大豆的出口高峰,所以这时候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就是南美;而到了四季度以及次年一季度就开始转变为以美豆为主。
但今年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特朗普一上台就是加税再加税,把全球市场搞了个乱七八糟,中美贸易也再次陷入困境,中国从6月份开始吧,也就没有再购买美国大豆了。
不过影响也不大,因为那时候也不是美国大豆的出口季,而是南美大豆的出口季,所以重心都在南美大豆身上呢。
不过现在已经是四季度了,中国仍然没有购买美国大豆,而巴西大豆又出现了大涨价。
所以市场不免开始对后续大豆的供应担忧了。
而对于巴西大豆的高溢价,也没什么办法,唯一的指望就是希望巴西大豆的价格尽快降下来。
因为根据预期,2024/25年度巴西大豆的产量预计达到1.691亿吨,同比大增14.2%。这也使得巴西今年的大豆出口特别强劲,截至目前,巴西大豆的出口就已经超过了1亿吨,其中近8成都是运往了中国。
而新一年度的产量预更高,预计达1.776亿吨。
所以在丰产背景下自然也就有降价的基础。
而另一边,美豆正值收获,且价格便宜,是不是意味着美国大豆的机会来了呢?
市场对购买美豆的预期再次提升,因为马上就要到中美贸易休战的期限了,两国面临着新一轮谈判。
而以当前情况来看,采购美豆是符合贸易逻辑的。
不过从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并没有表示出要买美豆的意思,而是称如果情况持续不能缓解,那么可能会抛售国储大豆来稳定市场的供应。
通过这件事也再次暴露出我们的短板,由于对进口大豆的需求过大,靠单一供应是很难覆盖全部需求的,而且风险也倍增。
这还是在巴西大豆天量丰产的格局下,如果减产呢,那价格恐怕就要更高了。
大豆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