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于使用抗生素非常谨慎,他们可以使用,但必须有药剂师或是兽医师的签字,国内职业兽医队伍不健全,而且药物无法等效。”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黄显会副教授称, “下一步要充分发挥药效,药物制剂工艺很重要,常规制剂通过饲料加药,药物高度暴露,稳定性受到影响,同时胃液也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从而导致药效不能充分发挥,最终导致加量和超量添加。当前急需要从制剂技术层面实施减抗。
据悉,今年,黄显会与正典生物合作开展了“新型微囊颗粒剂研制与产业化”项目,旨在实现化药疗效和安全性相结合的目标,实施高速冷凝悬浮喷雾微胶囊化造粒技术,改变常规剂型的生产工艺,制备缓释颗粒剂,让药物在肠道缓慢释放,延长体内有效药物浓度维持时间,实现化学药物发挥临床效果最大化,最终达到“减抗”的目的,减少药物残留,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
加快产品研发,细菌苗重获重视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告诉记者,市场上的猪细菌苗有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等,沙门氏菌(仔猪副伤寒)也有,支原体肺炎(喘气病)的疫苗也有,有些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猪场用的不积极,普遍用的比较少。
据李春玲介绍,现在细菌疫苗推广不开的首要原因是对细菌病的认识误区,认为有药可治,重治疗轻预防,其次是多数病原菌血清型众多,而且经常发生变异,疫苗研究难度大。另外是部分疫苗质量不稳定,从而限制了细菌性疫苗的应用。另一个因素就是成本问题。细菌苗在人医应用非常广泛,如链球菌苗,大部分都是多价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使用成本很高(可高达170元/人),对人来说能够接受,可以不计成本,但是对猪场来说推广起来就有难度。细菌苗超过10块钱就是一个坎了。生物制剂方法防控感染性疾病,更加环保有效,随着抗生素政策的收紧,细菌疫苗可能将重新获得重视。
除了细菌疫苗,球虫疫苗也是抗感染研究的重要领域。2003年,正典专门成立了一支研发团队,开展“鸡球虫病活疫苗”的研制。历经漫长的研发之路,成功研制出鸡球虫病活疫苗。谭志坚表示,鸡球虫疫苗的诞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无抗、替抗”。这彻底解决了使用化药防治球虫病带来的耐药性、药残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