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丹娜丝”与副热带高压影响,南方地区持续强降雨,华北、黄淮等地则持续高温闷热,部分地区还面临暴雨与高温交替出现、转换剧烈的天气过程。极端天气易引发圈舍损毁、畜禽热应激、饲料霉变等风险。全国畜牧总站为最大限度降低对养殖业的不利影响,保障畜禽健康和生产稳定,综合各地技术指导意见,给出以下应对措施,供大家参考。
强降水期间应对措施
1.加固修缮生产设施。全面检查并加固畜禽圈舍、大棚、仓库等,重点排查老旧和简易棚舍,严防坍塌。
2.疏通场区排水系统。清理、疏通养殖场内外排水沟渠,确保畅通无阻。低洼地带养殖场须提前备足沙袋、抽水泵等防汛物资,必要时提前筑堤挡水。
3.排查电气安全隐患。严格检查场内所有电路、配电设备、发电机及防雷接地装置,确保其安全有效。落实防漏电、防短路措施,必要时切断非必需电源。
4.储备关键应急物资。提前储备足量饲料、常用兽药疫苗(如消毒剂、抗生素、抗应激药物)、应急设备(如发电机、手电筒、应急灯)、备用饮水设备以及必要维修工具。
5.保障饲料安全储存。饲料须存放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垫高堆放,严防受潮霉变。雨前检查仓库屋顶、门窗防水,雨后及时晾晒受潮饲料,霉变饲料坚决废弃、严禁饲喂。
6.强化畜禽健康监测。加强巡查,重点关注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和寄生虫病。发现异常立即隔离、诊断治疗,必要时上报当地畜牧兽医部门。
7.加强牧区饲养管理。强降雨期间,牧区牛羊应减少放牧,避免天气剧变时无法归圈。加强对圈舍安全的检查,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高温应对措施
1.强化圈舍通风降温。最大限度开启门窗,同步采取降低循环水源温度、强化机械通风等辅助措施,如采用地下水替换高温循环水,或增加风机开启数量、延长运行时长,以此提升整体降温效果,确保畜禽养殖环境舒适。
2.完善遮阳防晒设施。检查并修补圈舍遮阳网、凉棚,确保有效遮阳。露天或半开放式养殖场必须搭建足够遮荫棚。
3.保障充足清洁饮水。增设饮水点位,确保24小时不间断供应清洁凉爽饮水。定期清洗水槽水线,防止生物膜形成和细菌滋生。
4.加强热应激管理。在高温期间要保持饲养管理的相对稳定,应尽量避免转栏、断奶和更换饲料等可能引起畜禽应激反应的操作。必要的群体管理(如疏散高密度饲养畜禽)应在早晚气温相对凉爽的时段执行,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惊扰,最大程度降低管理活动对畜禽造成的不良影响。
高温高湿应激综合防控
1.合理调整日粮结构。适当提高日粮蛋白水平和能量浓度,增加青绿多汁饲料、湿拌料,增进畜禽食欲。适当增加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比例,减少高能高脂类饲料的比例。
2.提前添加抗应激剂。暴雨高温天气易致畜禽出现应激反应。在落实降温措施的同时,可提前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电解多维、中草药制剂等)。
3.严防霉变病原滋生。高温高湿极易诱发饲料霉变(即使先前未受潮)及病原微生物(细菌、霉菌)滋生。应加强饲料储存点检查,坚持先进先出。强化环境消毒,重点控制圈舍湿度,关键是做好通风管理。
4.重点监护易感群体。应特别关注仔畜雏禽、怀孕母畜、病弱个体等易感群体,密切观察其行为表现,如呼吸急促、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扎堆等。发现异常应立即隔离,咨询兽医等专业技术人员,对常规疾病可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传染病须防止扩散。
强降水期间应对措施
1.加固修缮生产设施。全面检查并加固畜禽圈舍、大棚、仓库等,重点排查老旧和简易棚舍,严防坍塌。
2.疏通场区排水系统。清理、疏通养殖场内外排水沟渠,确保畅通无阻。低洼地带养殖场须提前备足沙袋、抽水泵等防汛物资,必要时提前筑堤挡水。
3.排查电气安全隐患。严格检查场内所有电路、配电设备、发电机及防雷接地装置,确保其安全有效。落实防漏电、防短路措施,必要时切断非必需电源。
4.储备关键应急物资。提前储备足量饲料、常用兽药疫苗(如消毒剂、抗生素、抗应激药物)、应急设备(如发电机、手电筒、应急灯)、备用饮水设备以及必要维修工具。
5.保障饲料安全储存。饲料须存放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垫高堆放,严防受潮霉变。雨前检查仓库屋顶、门窗防水,雨后及时晾晒受潮饲料,霉变饲料坚决废弃、严禁饲喂。
6.强化畜禽健康监测。加强巡查,重点关注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和寄生虫病。发现异常立即隔离、诊断治疗,必要时上报当地畜牧兽医部门。
7.加强牧区饲养管理。强降雨期间,牧区牛羊应减少放牧,避免天气剧变时无法归圈。加强对圈舍安全的检查,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高温应对措施
1.强化圈舍通风降温。最大限度开启门窗,同步采取降低循环水源温度、强化机械通风等辅助措施,如采用地下水替换高温循环水,或增加风机开启数量、延长运行时长,以此提升整体降温效果,确保畜禽养殖环境舒适。
2.完善遮阳防晒设施。检查并修补圈舍遮阳网、凉棚,确保有效遮阳。露天或半开放式养殖场必须搭建足够遮荫棚。
3.保障充足清洁饮水。增设饮水点位,确保24小时不间断供应清洁凉爽饮水。定期清洗水槽水线,防止生物膜形成和细菌滋生。
4.加强热应激管理。在高温期间要保持饲养管理的相对稳定,应尽量避免转栏、断奶和更换饲料等可能引起畜禽应激反应的操作。必要的群体管理(如疏散高密度饲养畜禽)应在早晚气温相对凉爽的时段执行,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惊扰,最大程度降低管理活动对畜禽造成的不良影响。
高温高湿应激综合防控
1.合理调整日粮结构。适当提高日粮蛋白水平和能量浓度,增加青绿多汁饲料、湿拌料,增进畜禽食欲。适当增加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比例,减少高能高脂类饲料的比例。
2.提前添加抗应激剂。暴雨高温天气易致畜禽出现应激反应。在落实降温措施的同时,可提前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电解多维、中草药制剂等)。
3.严防霉变病原滋生。高温高湿极易诱发饲料霉变(即使先前未受潮)及病原微生物(细菌、霉菌)滋生。应加强饲料储存点检查,坚持先进先出。强化环境消毒,重点控制圈舍湿度,关键是做好通风管理。
4.重点监护易感群体。应特别关注仔畜雏禽、怀孕母畜、病弱个体等易感群体,密切观察其行为表现,如呼吸急促、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扎堆等。发现异常应立即隔离,咨询兽医等专业技术人员,对常规疾病可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传染病须防止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