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其他猪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仔猪大肠杆菌病综合治疗方案

来源: 网络   2025-10-16 17:33:32   查看:  次

  目前在临床上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都是对仔猪进行直接治疗。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氟哌酸、痢菌净等抗菌素,或口服抗菌素,皮肤涂抹杀利王的办法进行治疗。这些治疗方法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仔猪容易复发,而且根治比较难。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除了对仔猪直接治疗外,还应该对种母猪进行间接治疗和对圈舍进行消毒处理的综合治疗方案,采取这种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好,仔猪不复发。而且种母猪下窝所产仔猪也不易患仔猪大肠杆菌病。

  综合治疗方案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仔猪一类疾病的总称,它包括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和猪水肿病三种。仔猪白痢是10日龄至30日龄尤其是10~20日龄仔猪最易发生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仔猪排白色粪便。仔猪黄痢是7日龄以内尤其是1~3日龄仔猪最易发生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排黄色稀粪便。猪水肿病是1~2.5月龄小猪易发的一种传染病。这三种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在60%以上对仔猪的危害特别大。由于猪水肿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另外它的治愈率较低,因此这里只介绍仔猪白痢和仔猪黄痢。发病后仔猪发烧不吃,排白色稠粪或希粪大约2~3天后排黄色稀粪,4~5天后排黑色稀粪。在这个时候仔猪卧地不起,体瘦毛憔,严重脱水,仔猪毛杂乱无光泽。如不及时治疗1~2天内仔猪就会死亡。一般都是同窝仔猪最初是1~2头发病,然后迅速波及全窝仔猪。由于仔猪的症状是拉白色,黄色或黑色稀便,所以一般人员都采取对仔猪直接注射抗菌素的办法进行治疗。都是给仔猪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氟哌酸、痢菌净针,盐酸环丙沙星、土霉素、新霉素等抗菌素。或者是在仔猪背部涂抹透皮剂刹痢王进行治疗。或者是往仔猪嘴里挤压齐全一支灵进行治疗。这些都是传统普通的治疗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根治难,过不了几天仔猪就会再次复发。而且种母猪下一次所产仔猪也极易患仔猪白痢和黄痢。笔者通过在临床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治疗仔猪白痢和黄痢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在对仔猪进行直接治疗的同时还要对种母猪进行间接治疗,环境多次清扫消毒的治疗方案。通过二十几例治疗实践的证明,这种治疗方案疗效可靠,经治疗的仔猪不复发,而且种母猪所产下一窝仔猪不再发生仔猪白痢和黄痢,起到预防作用。

  仔猪对症治疗

  针对仔猪出现的初排白色的稠粪或稀便,中期排黄色稀便,后期排出黑色的稀便,体温高。因此可采取解热镇痛,抗菌消炎,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安乃近注射液。抗菌消炎可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氟哌酸、土霉素痢菌净注射液等抗菌素,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2~5毫升。同时配合仔猪背部涂抹透皮剂刹痢王,每头仔猪一次一瓶,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再配合往仔猪嘴里挤压齐全一支灵,每次5~10克,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

  对种母猪进行间接治疗

  仔猪白痢和黄痢虽是发生在仔猪身上,症状也表现在仔猪身上,但与种母猪是密切相关的。仔猪完全靠吃母猪奶来维持生命和进行生长发育的,仔猪同时还需要母猪的照管,仔猪与母猪接触密切,而且种母猪的乳头被粪便污染后是仔猪感染仔猪白痢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对种母猪应采取以下措施:

  1给种母猪口服仔母康每次一袋,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用4~5天。

  2口服抗菌素,例如土霉素粉、氟哌酸粉剂或者痢菌净粉剂,每天早晚各一次,剂量按要求做,连用4~5天。

  3种母猪的乳头乳房以及乳房周围的皮肤,仔猪在每次吃奶前都要洗净,并用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天最少进行二次。

  圈舍及环境保持清洁定时消毒

  对于圈舍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粪便要及时清除。用2%氢氧化钠溶液对圈舍进行消毒每天一次。如果是秋冬季圈舍要注意保暖,预防仔猪和种母猪感冒。

  结论

  治疗方案虽然比较麻烦,但疗效确实可靠,笔者在实践中治疗仔猪白痢和黄痢三十几例全部治愈,无一复发。而且所治的种母猪在下一窝所产的仔猪没有一个再患仔猪白痢和黄痢。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