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其他猪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仔猪附红细胞体的病源

来源: 网络   2025-10-13 18:05:33   查看:  次

  附红细胞体几乎在每个猪场,每头猪都不同程度的寄生着,一般呈隐性经过,只有在营养气候,抵抗力下降等不良因素影响下,才会发作。

  附红细胞体的危害:附红细胞体寄生在肌体的红细胞内或游离在血浆中。红细胞是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附红细胞体附在红细胞上,使红细胞失去了运送的机能,肌体就得不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造成肌体慢慢消瘦,抵抗力下降,呼吸困难,各种病源就容易侵入,所以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病畜的后期呈现出多种病症的并成。

  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症状:

  母猪:一般情况下不表现现症状,只是眼结膜潮红,眼角常有酱色眼屎,有的前胛背脊部出现许多针剌样出血点,个别体质弱的母猪表现出体温偏高39.9~40.5℃,食欲不振,粪便干结球状,后期拉稀。

  肉猪:小猪进栏稳定后,营养好,一般不表现出症状,但在长途运输,饲料突变等不良因素影响下,小猪容易暴发本病。病猪体瘟升至40~41℃,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有的呼吸困难,皮肤发红,耳部发绀,严重的,后腹部皮下呈现出许多兰紫色斑点,倒数几对奶头也呈兰紫色。

  仔猪:仔猪主要是通过母猪胎盘垂直传染,母猪带菌严重的,其仔猪可以在出生后4~5日龄时就会出现症状,一般情况下10月龄左右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下痢,一般的治黄白痢的药对其无效,后腹部皮下出现许多蓝紫色斑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变黑。皮肤苍白,逐渐消瘦。死亡后剖检,血液淡红色水样且量也较少,内脏器官苍白或黄染,胸腔、腹腔常有黄色积液。

  防治措施:

  母猪:用阿散酸200g/T,15%金霉素400g/T拌料,连用7天,每月一次(各阶段种猪均可用)也可用土霉素原粉或西环素。尤其是产前几天要作一次保健用药。

  仔猪:防控,出生后3天用长效土霉素作保健,仔猪7、9、11日龄时分别注射注射强化型血虫净(河北远征药业生产)0.5、0.6、0.7ml,断奶前3天注射1.5 ml左右。

  肉猪:用强化型血虫净,按每kg体重0.1ml肌注,预防一次即可,治疗间隔一天再注射一次,另外要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

  某种猪场从2006年5月开始,大部分母猪产后一星期左右的仔猪严重下痢,以大肠杆菌性的痢疾治疗无效,下痢3~4天以后逐渐消瘦脱水而死,仔猪总窝的死亡,而母猪看不出病态,几个月来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案,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后来笔者通过认真分析诊断,以附红细胞体防治,效果良好,但久病体弱的仔猪难以医治,所以应预防为主。现就医治的体会总结如下,与同行们商榷。

  附红细胞体几乎在每个猪场,每头猪都不同程度的寄生着,一般呈隐性经过,只有在营养气候,抵抗力下降等不良因素影响下,才会发作。

  附红细胞体的危害:附红细胞体寄生在肌体的红细胞内或游离在血浆中。红细胞是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附红细胞体附在红细胞上,使红细胞失去了运送的机能,肌体就得不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造成肌体慢慢消瘦,抵抗力下降,呼吸困难,各种病源就容易侵入,所以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病畜的后期呈现出多种病症的并成。

  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症状:

  母猪:一般情况下不表现现症状,只是眼结膜潮红,眼角常有酱色眼屎,有的前胛背脊部出现许多针剌样出血点,个别体质弱的母猪表现出体温偏高39.9~40.5℃,食欲不振,粪便干结球状,后期拉稀。

  肉猪:小猪进栏稳定后,营养好,一般不表现出症状,但在长途运输,饲料突变等不良因素影响下,小猪容易暴发本病。病猪体瘟升至40~41℃,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有的呼吸困难,皮肤发红,耳部发绀,严重的,后腹部皮下呈现出许多兰紫色斑点,倒数几对奶头也呈兰紫色。

  仔猪:仔猪主要是通过母猪胎盘垂直传染,母猪带菌严重的,其仔猪可以在出生后4~5日龄时就会出现症状,一般情况下10月龄左右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下痢,一般的治黄白痢的药对其无效,后腹部皮下出现许多蓝紫色斑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变黑。皮肤苍白,逐渐消瘦。死亡后剖检,血液淡红色水样且量也较少,内脏器官苍白或黄染,胸腔、腹腔常有黄色积液。

  防治措施:

  母猪:用阿散酸200g/T,15%金霉素400g/T拌料,连用7天,每月一次(各阶段种猪均可用)也可用土霉素原粉或西环素。尤其是产前几天要作一次保健用药。

  仔猪:防控,出生后3天用长效土霉素作保健,仔猪7、9、11日龄时分别注射注射强化型血虫净0.5、0.6、0.7ml,断奶前3天注射1.5 ml左右。

  肉猪:用强化型血虫净,按每kg体重0.1ml肌注,预防一次即可,治疗间隔一天再注射一次,另外要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