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其他猪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呼吸道病的预防与控制

来源: 网络   2025-09-01 17:41:03   查看:  次

  发病情况

  发病猪只均为刚下产床的断奶子猪,平均体重15千克左右。自下产床2天后,就开始陆续发病,用磺胺类药和青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就诊时,已死亡1头;其余猪只呼吸困难,张口喘气,鼻流出红色泡沫样液体,精神沉郁,步行不稳,拒食呆立、皮肤苍白,个别猪只耳朵颜色深红,颈部腹侧严重水肿,有淤血斑。临床检查,病猪体温升高40℃~42℃,咽喉部发生急性肿胀,高度呼吸困难,个别猪只口、眼、黏膜呈紫红色,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等处的皮肤可见红斑,指压褪色,后腿跗关节肿胀。

  剖检病变

  切开咽喉部结缔组织可见胶性物以及淡黄色液体浸出;鼻孔和口腔中有淡红色泡沫液体流出,皮下组织有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肺间质水肿,表面盖有一层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心包膜冠状部外侧有胶冻样水肿物,消化道黏膜出血,腹、胸、颈下、耳根及四肢内侧毛少处有红色斑点,胸腔及心包有炎性渗出物积聚。

  诊断

  采取肝、脾、肺、胸腔液或腹腔液等病料,制成涂抹片,用碱性美蓝液染色后镜检,均可见有大量两极着染的小杆菌;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

  类症鉴别:应与急性咽喉型炭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等鉴别。

  急性咽喉型炭疽咽喉型炭疽主要侵害颌下、咽后及颈前淋巴结,而肺没有明显的发炎病变。最急性猪肺疫的咽喉部肿胀是咽喉部周围组织及皮下组织的出血性浆液性炎症,肺有急性肺水肿变等病变。涂片用碱性美蓝液染色后镜检,炭疽可见到带红色荚膜的大杆菌,猪肺疫可见到两端浓染的长椭圆形小杆菌。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变局限于呼吸系统,肺炎肝变区呈一侧的紫红色,而猪肺疫的肺炎区常有红色肝变和灰色肝变混合存在;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到不同的病原体。

  猪气喘病气喘病主要症状是气喘,咳嗽,体温不高,其全身症状轻微。肺炎病变呈胰样或肉样,界限明显,两侧肺叶病变对称,无化脓或坏死趋向。

  密闭式隔栏采用栅栏式隔栏,两个不同栏舍的猪只会进行嘴巴的接触,造成疾病的接触传播。一头猪发病会通过这种接吻式的(猪只喜欢的一种感情交流方式)传播方式将疾病在整个猪舍传播开来。采用封闭式隔栏(隔墙),会杜绝各栏舍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把传播范围限制在一个栏内。

  分点饲养分点饲养又分为三点式饲养和两点式饲养。三点式饲养就是妊娠舍和分娩舍为一处,保育舍为一处,育成和育肥另为一处。两点式饲养就是妊娠舍和分娩舍为一处,保育舍、育成舍和育肥舍为一处。各点之间的距离在150米以上。分点式饲养杜绝或减少了不同生产用途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之间疾病的传播机会。

  及时淘汰病弱猪生长发育迟缓的猪只最易感染疾病或者本身就是患病猪,这些猪往往成为猪场内猪病的主要传染源。及时淘汰这些病弱猪只就等于消除了传染源,会大大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机会。另外,养殖这些病弱猪根本就不会给养殖者带来经济效益。

  寄生虫性呼吸道病的控制

  后圆线虫(肺丝虫)、蛔虫、有齿冠尾线虫(肾虫)都能引起猪的呼吸道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渐进性消瘦,用任何抗菌药治疗都没有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造成误诊和延误治疗,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采用四加一驱虫模式会大大降低寄生虫的发病率,甚至可杜绝寄生虫病的发生。

  四加一驱虫模式所谓的四加一驱虫模式就是一年给种猪驱虫四次,每隔三个月驱虫一次;育肥猪在保育结束时驱虫一次的一种先进驱虫方式。采用四加一驱虫模式可以彻底净化猪场和猪体,大大降低种猪、子猪和育肥猪的感染率,对增强母猪的母性,提高母猪的产奶量,提高子猪出生重和断奶重都大有益处。采用四加一驱虫模式对所选用的驱虫药要求比较高,要求广谱、高效、毒副作用低,并且在猪的任何生长阶段和生产阶段都可以服用。净乐威预混剂具备上述优点,是采用四加一模式驱虫的首选驱虫药。每1000千克饲料加净乐威350克,连喂7天,可以通驱体内和体外寄生虫。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