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是一种存在饲料和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毒性很强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在饲料的加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都会产生,而中国是霉菌毒素的重灾区。在2018年上半年及9月份霉菌毒素检测分析报告(来源:建明工业)中,玉米赤霉烯酮超标情况严重;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较去年同期有加重趋势;呕吐毒素平均含量同比下降,饲料超标率为14%,9月份呕吐毒素在玉米、麦麸中保持了较严重的污染水平。 随着国家标准对霉菌毒素限量标准越来越细致化规范,我们更应提高对霉菌毒素的警惕。
目前,霉菌毒素的常规检测主要用到的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免疫学检测方法(ELISA等)。而这些常规的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到游离态的霉菌毒素,而检测不到结合态的霉菌毒素。这里所提到的结合态的霉菌毒素,也被称为隐蔽性霉菌毒素。研究发现,当植物受到霉菌毒素的侵害时,会进行自我保护,将非极性的毒素与糖、氨基酸或硫酸盐等结合,转化为极性更强的代谢产物,储存在液泡中或结合在器官、组织、细胞器等生物大分子上,从而产生霉菌毒素的结合态(Berthilleret al.,2012)。结合态的霉菌毒素在经动物肠道时,经消化酶或肠道微生物等会被部分或全部释放,被肠道吸收,严重危害畜禽健康(换句话说,动物在吃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时,可能会吸收比我们检测到的更多的毒素)。
隐蔽性霉菌毒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呕吐毒素-3-葡萄糖苷(D3G)、玉米赤霉烯酮-14-葡萄糖苷(Z14G)、玉米赤霉烯酮-14-硫酸盐(Z14S)等,在体内释放后,均有直接毒性的属性。
一系列的研究均证实了隐蔽性毒素的存在。Andrea等(2008)通过体外消化法模拟人的消化道环境检测到了玉米中的隐蔽性毒素D3G、Z14G、Z14S,消化后的检出率分别是99.5%、97.3%、98.6%。Chiara等(2008)体外消化后毒素含量明显升高。范国燕(2015)通过体内外消化试验均证实玉米中的霉菌毒素AFB1、DON、ZEN经酶消化后含量明显上升。Gratz等(2018)研究结果证实在猪小肠远端和大肠内DON3Glc可以被高效释放,而DON一旦被释放,就会被肠道吸收而对机体产生毒性。因此,对隐蔽性毒素的风险评估及有效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我们的理想目标是从饲料源头以至生产各环节清除霉菌毒素,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是难以实现的。目前,霉菌毒素主要的去除或降解途径有物理(加热、辐照、蒙脱石、活性炭等)、化学(酸性试剂、臭氧等)和生物(微生物、酶、植物提取物等)三种方法,然而霉菌毒素往往是复杂而非单一的毒素,各类方法的效果差强人意,尤其是针对隐蔽性霉菌毒素方面。霉菌毒素在机体内蓄积,直接影响着肝、肾、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引发动物的各类疾病,进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肝脏作为畜禽机体排毒的主要器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肝脏健康,不管是应对隐蔽性霉菌毒素还是毒素残留,都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肝脏的正常工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胆汁酸,胆汁酸不仅可以促进脂肪消化、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还可以分解霉菌毒素、促进肝细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胆汁使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排出,从而避免毒素的积累,维护机体健康。大量研究及现场试验证明,额外添加胆汁酸可以有效地减轻霉菌毒素对畜禽肝脏的危害,维护动物机体健康及正常的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