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坏死杆菌病
病原:坏死杆菌
现场诊断要点:
(1)主要经损伤皮肤和黏膜(口腔)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2)坏死性皮炎,多见于仔猪和架子猪。其特征为体表皮肤及皮下发生坏死和溃烂,多发于体侧、四肢和头部,看上去外部病灶虽不大,但皮下已形成很大的囊状坏死灶,灶内组织腐烂,积有大量灰棕色恶臭的液体,最后皮肤溃烂,少数病例其病变深达肌肉,甚至波及骨骼。有的病猪发生耳和尾干性坏死,最后脱落。
(3)内脏出现转移性坏死灶和继发感染时,病猪全身症状明显,发烧,少食或拒食,常由于高度衰竭而死亡。
(4)常见病变为双侧脸颊或口腔溃疡,病变的开始是因为乳猪群打架,伤口感染而造成坏死,并覆以棕色痂皮,但若当病变扩展至口内时,嘴唇、牙齿及舌头也开始波及。
诊断:根据本病发生的部位以坏死性皮炎和口腔粘膜坏死性炎症为主,以及坏死组织有特殊臭味和变化,再结合流行情况,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验。
防治:洽病时先将痂皮刮除,以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再涂上抗生素药膏。预防只有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消除发病诱因,避免皮肤和粘膜损伤。
5、猪丹毒
病原:红斑丹毒丝菌俗称丹毒杆菌。
现场诊断要点:
(I)本病多发于夏季,以青年猪多发。
(2)往往是突然发生,死得快。病势较缓和的病猪体温升高至42~43℃,呼吸快,不食,口渴,便秘,结膜充血,眼睛亮。有的猪全身发红,死前皮肤有红斑,败血型的多于2—4天死亡。
(3)有的猪皮肤出现方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的疹块,疹块稍凸起,界线明显,此型病例的病程约为IO—12天,死亡率低。
(4)慢性猪丹毒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来,主要症状是心内膜炎或关节炎。
(5)剖检:皮肤发红,淋巴结肿大,脾肿呈樱桃色,肾肿、暗红,胃底部、l 2指肠、空肠黏膜出血。亚急性丹毒皮肤有疹块,慢性的有心内膜炎。
如果您对养猪还有疑问的话,可以到中国养猪网进行详细的咨询或登录http://bbs.zhuw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