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强需弱的基本面影响下,一季度生猪价格呈现弱势振荡走势,3月以来,生猪价格更是出现“二次磨底”的态势,截至3月24日,猪价维持在15.06元/公斤,月内跌幅在5%左右。随着清明假期临近,猪价在4月份会迎来阶段性的转折点吗?
“一季度以来,猪价整体呈先落后涨再小幅回落的区间振荡走势,主流波动区间在14—16元/公斤。近年来猪价受周期的影响大起大落,季节性走势变得不明显,但整体呈现一季度和二季度前期偏弱、二季度后期走稳、三季度冲高、四季度先涨后跌的走势。”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表示。
分阶段来看,光大期货研究所农产品分析师孔海兰介绍说,2月中旬,受到短期供给偏紧影响,底部反弹后,猪价再度进入振荡格局中。3月初,二次育肥情绪有所降温,叠加集团养殖出栏,阶段型供应增加,猪价小幅回调。孔海兰表示,从一季度猪价整体走势来看,猪价处于筑底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生猪价格除了受到出栏、屠宰需求的供需因素影响外,短期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以及二次育肥成为影响猪价变化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变量。因此,近年猪价多次出现逆季节性规律的价格走势。”孔海兰说。
具体回顾生猪市场一季度的行情走势,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农产品首席分析师朱良介绍说,春节后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恢复正常,猪肉消费恢复,餐馆开业复工,主动备库,在13.8—14元/公斤托住了生猪价格。之前市场的预期是节后生猪价格要跌到11—13元/公斤,需求的快速恢复使得猪价超出市场预期,这时上下游开始主动增库存,由于本轮行情是需求驱动,所以主动增库存从下游开始,屠宰场减少鲜销,增加冻品入库,随后传导到上游,养殖端开始二育压栏,此时现货价格上涨到16元/公斤。
“步入3月份之后,市场逐步发现终端需求不及预期,这不仅体现在猪肉需求上,也体现在棉花、苹果、油脂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市场从报复性消费预期转向正常复苏,再转向弱复苏,市场的乐观预期被残酷的现实逐步修正。基于此,上下游又开始主动去库存,屠宰场不做冻品了,二育也暂停了,甚至还要抛出来,于是现货价格跌到了当前的15元/公斤左右的水平。”朱良分析说。
对于3月猪价的“二次探底”,王俊认为,可以从供需和心态两个方面来看。“当前基本面仍处供强需弱阶段,供应方面出栏和宰前体重偏高,代表背后的大猪供应压力仍大,加上基础产能开始逐步回升,叠加前期部分二育大猪出栏,都为供应增加了压力。需求端,春节后至‘五一’前是淡季,尽管疫情放开后餐饮消费有所恢复,但整体经济活力恢复仍需时日,除了前期二育和冻品入库增加了额外消费外,基础消费仍无法承接当前供应。当前心态决定了二育和冻品入库能否持续进场支撑价格,在后期产能逐步增加,且去年二育群体严重受伤的背景下,整体谨慎的市场心态令二育和做冻品的群体畏高且不敢大量进场,这些群体的犹豫,也导致2月份现货冲高后重新回落。因此,就当前来看,压制猪价的主要还是供应端。”他说。
在孔海兰看来,目前生猪产能并未形成有效淘汰,短期供给仍对猪价施压。此外,随着猪价回调,屠宰企业屠宰利润有所好转,屠宰量环比小幅增加。但终端需求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善,冻肉库存增加。截至3月16日,卓创样本点跟踪中国猪肉冻品库容率28.09%,环比前一周增加0.24个百分点,超过去年同期25.92%的冻品库容,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二季度生猪价格取决于供应增量和季节性需求增量哪个大。这很难判断,也是我觉得生猪今年缺乏确定性的原因。但我认为今年供给压力大,因为去年养殖利润高,仅次于非洲猪瘟时代,所以必然有较大的供给增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生猪价格偏低,大幅下跌空间有限。”朱良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冻肉收储有效地为市场提供了信心。自2月初国家公布冻肉收储以来,猪价出现底部抬升。但由于基本面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善,短期基本面仍对猪价施压,猪价在经历小幅反弹后,再次进入振荡格局中。
在王俊看来,短期猪价仍有压力,但下方托底力量也很强,猪价处于振荡磨底的过程中,且时间比前期预计的可能更长。中期来看,随着低价刺激消费和冻肉入库,以及政策收储对预期和心态的影响,加上基于长期亏损不可持续的低价去产能,猪价在二季度中后期逐步企稳反弹是大概率事件,但时点仍有不确定性,需要视产能的去化情况和需求恢复程度来综合判断。
“一季度以来,猪价整体呈先落后涨再小幅回落的区间振荡走势,主流波动区间在14—16元/公斤。近年来猪价受周期的影响大起大落,季节性走势变得不明显,但整体呈现一季度和二季度前期偏弱、二季度后期走稳、三季度冲高、四季度先涨后跌的走势。”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表示。
分阶段来看,光大期货研究所农产品分析师孔海兰介绍说,2月中旬,受到短期供给偏紧影响,底部反弹后,猪价再度进入振荡格局中。3月初,二次育肥情绪有所降温,叠加集团养殖出栏,阶段型供应增加,猪价小幅回调。孔海兰表示,从一季度猪价整体走势来看,猪价处于筑底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生猪价格除了受到出栏、屠宰需求的供需因素影响外,短期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以及二次育肥成为影响猪价变化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变量。因此,近年猪价多次出现逆季节性规律的价格走势。”孔海兰说。
具体回顾生猪市场一季度的行情走势,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农产品首席分析师朱良介绍说,春节后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恢复正常,猪肉消费恢复,餐馆开业复工,主动备库,在13.8—14元/公斤托住了生猪价格。之前市场的预期是节后生猪价格要跌到11—13元/公斤,需求的快速恢复使得猪价超出市场预期,这时上下游开始主动增库存,由于本轮行情是需求驱动,所以主动增库存从下游开始,屠宰场减少鲜销,增加冻品入库,随后传导到上游,养殖端开始二育压栏,此时现货价格上涨到16元/公斤。
“步入3月份之后,市场逐步发现终端需求不及预期,这不仅体现在猪肉需求上,也体现在棉花、苹果、油脂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市场从报复性消费预期转向正常复苏,再转向弱复苏,市场的乐观预期被残酷的现实逐步修正。基于此,上下游又开始主动去库存,屠宰场不做冻品了,二育也暂停了,甚至还要抛出来,于是现货价格跌到了当前的15元/公斤左右的水平。”朱良分析说。
对于3月猪价的“二次探底”,王俊认为,可以从供需和心态两个方面来看。“当前基本面仍处供强需弱阶段,供应方面出栏和宰前体重偏高,代表背后的大猪供应压力仍大,加上基础产能开始逐步回升,叠加前期部分二育大猪出栏,都为供应增加了压力。需求端,春节后至‘五一’前是淡季,尽管疫情放开后餐饮消费有所恢复,但整体经济活力恢复仍需时日,除了前期二育和冻品入库增加了额外消费外,基础消费仍无法承接当前供应。当前心态决定了二育和冻品入库能否持续进场支撑价格,在后期产能逐步增加,且去年二育群体严重受伤的背景下,整体谨慎的市场心态令二育和做冻品的群体畏高且不敢大量进场,这些群体的犹豫,也导致2月份现货冲高后重新回落。因此,就当前来看,压制猪价的主要还是供应端。”他说。
在孔海兰看来,目前生猪产能并未形成有效淘汰,短期供给仍对猪价施压。此外,随着猪价回调,屠宰企业屠宰利润有所好转,屠宰量环比小幅增加。但终端需求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善,冻肉库存增加。截至3月16日,卓创样本点跟踪中国猪肉冻品库容率28.09%,环比前一周增加0.24个百分点,超过去年同期25.92%的冻品库容,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二季度生猪价格取决于供应增量和季节性需求增量哪个大。这很难判断,也是我觉得生猪今年缺乏确定性的原因。但我认为今年供给压力大,因为去年养殖利润高,仅次于非洲猪瘟时代,所以必然有较大的供给增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生猪价格偏低,大幅下跌空间有限。”朱良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冻肉收储有效地为市场提供了信心。自2月初国家公布冻肉收储以来,猪价出现底部抬升。但由于基本面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善,短期基本面仍对猪价施压,猪价在经历小幅反弹后,再次进入振荡格局中。
在王俊看来,短期猪价仍有压力,但下方托底力量也很强,猪价处于振荡磨底的过程中,且时间比前期预计的可能更长。中期来看,随着低价刺激消费和冻肉入库,以及政策收储对预期和心态的影响,加上基于长期亏损不可持续的低价去产能,猪价在二季度中后期逐步企稳反弹是大概率事件,但时点仍有不确定性,需要视产能的去化情况和需求恢复程度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