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自1月8日在大商所成功上市,如今已经满月,运行平稳,符合预期。作为一名曾有幸参与
生猪期货研发的期货人,我深感欣慰。回想1月8日在锣声响起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就像见证孩子行加冠礼一样,既欣慰,又紧张。我欣慰于历经二十载风雨,呱呱坠地的婴孩终于长大成人,开始执剑闯天涯;我紧张于不确定在他走向强大的前路上,会有多少惊涛骇浪……
生猪期货研发过程中的画面不禁在我脑海中一帧一帧地回放:
标的物的选择是期货研究的首要问题。基于期货特征要求、现货贸易需求、产业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大小等不同因素的考量,自2001年大商所启动
生猪期货研究工作开始,标的物经历了由猪酮体到活猪、到仔猪、再回到活猪、回到猪酮体、再到分割冷冻猪肉、最终又回到活猪的漫长过程,大商所几乎遍历了
生猪期货可供选择的所有标的物,并一一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一过程对亲历者精神与意志的考验是旁人难以想象的,最终基于现货贸易的需求而选择活猪作为标的物。
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在规模化程度不高、生猪产业尚处于粗放发展模式的产业背景下,生猪环节始终没有成熟的质量评定标准可供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以大商所为代表的期货人只好走在行业的前列,联合科研院所等各方资源,协助农业主管部门推出国标《GB/T32759—2016瘦肉型猪活体质量评定》,进而为生猪交割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国标基础。
后来,随着生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逐步提升,大商所基于“为
生猪期货最终上市蓄力”的考量,进行了“期货模拟交割”“仿真交易”“场外市场试点”等多个开期货市场先河的尝试。
上述细节无不体现着研发人员的投入、执着与坚守,而规则细节的不断完善则又处处展现着大商所“最大限度贴近实体产业与现货贸易实际需求”的产品设计初衷。
对于国内首个采用活体交割的期货品种,为在确保交割品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交割效率,大商所在无数次一线调研与模拟交割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现货市场规模化、标准化程度相向而行的背景配合下,将“背膘厚”指标从交割质量标准中剔除,而改为由基于对指定交割厂库的“前置管理”配合交割现场管理的管理体系,来综合保证交割品质量;同时,将外观标准中针对“脓包或肿块”的具体尺寸要求剔除,而改为通过设置相应的质量升贴水,既保护交割品接收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又使得出栏生猪不必回栏,顺应卫生防疫要求。
大商所充分利用生猪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成果,创造性地将玉米期货中的集团交割机制拓展应用于
生猪期货领域,进而搭建起了“交割风险分层承担机制”,为后续高效构建库点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通过集团库内部的“统一调配机制”,为买方选择接货地点提供了便利。
为使
生猪期货交割最大限度地贴近现货贸易习惯,大商所设计了“车板交割与厂库交割并行;每日选择交割和一次性交割相结合,并配以期转现交割”的多元交割机制。“期转现”交割方式为已存在现货贸易关系,且均通过
生猪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交易双方提供了高质量了结的途径,交易双方通过“期转现”交割了结可有效规避常规的对冲了结所对应的基差风险与时间差风险。每日选择交割方式则有效拓展了生猪交割的期限窗口,贴近了生猪现货贸易习惯,也缓解了一次性交割环节的交割压力。而车板交割机制则为生猪产业标准化程度趋于成熟之后拓展非指定交割厂库猪源渠道预留了端口。
交易规则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在上市初期的交易规则方面,为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过度投机行为,大商所提高了交易保证金比例与手续费费率,尤其是投机交易保证金比例与日内短线交易手续费费率;此外,尽管16吨/手交易单位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交割需要而定的,其较大的合约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投机交易的门槛。
上述规则细节的设计无不彰显着大商所产品研发理念的务实性与灵活性,而这也正是美国CME
生猪期货经久不衰的制胜法宝。
然而,尽管
生猪期货是大商所的倾心之作,但他毕竟是初入社会的少年,依然稚嫩。
生猪期货从上市到平稳运行,再到价格发现功能与价格风险管理功能充分发挥,不可能一蹴而就,
生猪期货市场的健康运行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与耐心培育。
尽管
生猪期货在上市之初的磨合期会经历波动,但在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已恢复至常年水平的90%以上、非洲猪瘟造成的产能缺口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得到完全填补的当下,生猪产业需要
生猪期货为其提供公开、透明、连续的未来价格指引,进而更加高效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与经营计划。
生猪期货的上市正当时。
我相信,
生猪期货会不辱使命;而待其长成参天大树,他必然会更大限度地反哺生猪产业,为生猪产业遮风挡雨,助其健康成长,最终惠及国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