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内科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当前条件下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防控

来源:    2016-11-15 09:58:58   查看:  次

有效防控方法:
  ① 蓝耳弱毒苗免疫(母猪4次/年,仔猪1-2次) 。
  ② 关键点(断奶后、保育期)药物保健(防控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等感染)。
  ③ 紧急接种要非常谨慎 。
  3、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
  有效防控方法:疫苗免疫效果世界公认,近年的应用实践也充分证实。
  ① 种猪普免后实施跟胎免疫(产前25-35天),仔猪断奶前免疫1-2次。
  ② 提高管理和饲料营养水平,改善饲养环境,减少饲养密度。
  ③ 治疗时减少应激(包括注射)和采用广谱抗生素、中药饲喂及增加营养等配套进行。
  ④ 合理有效免疫程序的制定非常重要!(依据自身生产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有效免疫程序,当前局面下疫苗的取舍非常重要,要舍弃一些细菌性疫苗的注射) 。
  4、猪喘气病:
  断奶后--保育期药物重点防控的病原体—枝原净饮水或拌料添加。依据本场病原的重要性决定是否进行喘气苗的免疫,但一定要在14天龄之前进行,否则无现实意义。喘气苗的应用在广东地区现已非常普遍!
  5、猪伪狂犬病 :
  ① 治疗:加大剂量紧急接种伪狂犬活疫苗(2.5-3头份/头); 广谱、速效抗生素饮水和拌料投放控制继发疾病感染和死亡;如水溶性氟苯尼考+强力霉素+荆防解毒散组方!连续使用7-10天。
  ② 预防:
   母猪:一年免疫3-4次;
   肉猪:0-3天龄    滴鼻      伪狂犬苗0.5头份/头
   35-45天龄   注射   伪狂犬苗 1头份/头
   70-80天龄     注射    伪狂犬苗 2头份/头
   130-150天龄  注射    伪狂犬苗  2头份/头
  6、猪流感:
  重视日常管理和及时应对气候变化,发病后及时采用中药为主(荆防解毒散、或麻黄桂枝散)抗病毒,广谱抗生素(普德康-优质氟苯尼考、或三环葵胺、或诺华康舒秘等)抗击继发感染。注意用药的方式方法(采用饮水途径、剂量、用药时间等)。个别猪打针采用(如板蓝根注射液+环丙沙星注射液)中西药结合方式,一天一次注射,三天一疗程。一般5-7天即经过和康复。
  三、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思路和做法
  1、 整体思路
  最大限度地控制原发性感染(找有效疫苗,合理免疫)是根本,如净化伪狂犬病、猪瘟,降低猪群猪瘟的感染率,圆环病毒疫苗的使用;同时要预防和控制好细菌性继发感染。
  2、 呼吸道疾病控制做法:
  ① 改变饲养方式,实行全进全出,至少在产房及保育阶段应做到。
  ② 精细 (应尽可能地减少猪群的应激因素,避免饲喂发霉变质或含有真菌毒素的饲料,作好猪舍的通风、换气,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保持猪舍干燥,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
  ③ 保证猪群各阶段饲料的营养水平 。
  ④ 建立健全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将消毒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多用消毒剂、多空栏消毒)。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或杜绝猪群继发感染的机率。
  ⑤  预防用药,控制猪群的呼吸道细菌性继发感染(妊娠母猪产前和产后阶段,哺乳仔猪断奶前和断奶后,转群,育肥阶段)。 
  ⑥药物选择:土霉素、泰妙菌素+土霉素(或金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泰乐菌素+磺胺、头孢菌素、氟苯尼考、利高霉素 。中药:荆防解毒散、甘草颗粒、麻黄桂枝散、双黄连、益母生化散、茵陈蒿散等等。
  3、选择药物防治时需注意:
  ① 药物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 不要长年或多年使用一种药物,注意更换或轮换。
  ③ 以继发感染的细菌性疾病种类为依据。
  ④ 添加药物的时间可以依据疾病情况延长或缩短,断奶前后饮水投药很重要。

      文章录入:yz88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